第250章 两条丝绸之路,他全都要 (2 / 3)

+A -A

        商行入股啊,虽然不是入股商行,但这在民间商贾们看来都简直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情了,也不看看现如今在大宋能跟商行扯上关系的商贾那都是什么背景?

        寻常的老百姓,没点门路的,就算是想把自己完全卖身给商行商行都不会收。

        更别说,还有那一个亿的低吸贷款了。

        至于说允许他们建设“城中之城”的事,这就更让许多百姓愤懑了。

        凭什么啊?他们不是跟南汉穿一条裤子的么?他们不是俘虏么?

        要知道现如今的大宋也已经不是单一民族的大宋了,虽然收复河西其实没几年的时间,但开封城里还有澶州城都是有着许多回鹘和于阗商贾的。

        回鹘和于阗可都是大宋的附属国啊,给大宋进攻那都是很恭谨的,虽然大宋也算是对他们不错,但宗教方面却是卡得还挺死的,至少远没有这些色目人更加自由。

        凭什么呢?

        于阗人是信佛的,回鹘人则是有的信佛有的信明教,这三个宗教,跟色目人的绿教现在正是历史上打得最厉害的时候。

        互相瞅彼此的感觉简直就是有你没我,那真的是奔着互相给对方亡国灭种去的。

        怎么看你大宋这个宗主国应该是向着我们这些小弟的啊。

        你怎么能这样呢啊!

        我们在西边帮你们还扛着契丹呢。

        鸿胪寺,礼部那边的官员几乎都在找赵光美递话:回鹘和于阗那边的使臣对此极其的不满,正在商议如何抗议的问题呢。

        咱大宋肯定是不怕他们抗议,但好歹这是小弟,咱这做大哥的,讲究的是以德服人,不能太伤小弟的心吧?

        但其实赵光美也是没办法,这年头,最先进的航海术是掌握在色目人手里的,而且不止是航海术那么简答,各地的风土人情,什么样的产品在哪里卖价格更高,什么样的特产在哪里买价格最低,这些事只有他们知道,甚至他们在非洲地区,东南亚地区,跟当地的各级官府之内都有不错的关系。

        简单来说,所谓的大航海时代,其实至少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就是把色目人赶走,然后把他们干过的事情重新干一遍而已。

        而且赵光美也不得不承认,色目人真的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商业民族,至少在当前这个时代,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明珠,无论文化,艺术,科学,经济规则,都值得大宋学习。

        甚至就连他一直都很警惕的那个宗教,其实说实话,在宗教里面他也是最进步的那个,真研究过这个宗教就知道,这个宗教所提出的几乎所有教义,在中世纪的时代背景之下,和色目人的地理位置、文化习俗,地缘环境,几乎都是完全吻合,拿出来直接用也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思想(后人改的跑偏了)。

        大宋这边是真的就不太行,事实上打唐朝开始,关陇权贵就不乐意经商,长安繁华吃的其实是霸权红利,手工业还算发达,但是货通南北这种事都是交给胡人去做,向西用的都是回鹘人和粟特人,粟特人就是现在的于阗人,海贸就用的权势色目人了。

        国人基本是一个只管埋头生产,其余一改不问的状态,反正这些胡虏异族也会巴巴的跑过来带来他们珍稀的货物和漂亮的舞女,买走我们的手工业品。

        也就是说打大唐那会儿开始朝廷就是只掌握了制造业,工厂等生产端,渠道,销售,流通,甚至仓储这些统统就都外包了。

        想通西域,就得用人家回鹘人,但现在西域那边战乱比较严重,丝绸之路的价值远远不如过去么,回鹘人和于阗人的价值自然也就不那么大了,虽然是大宋的忠诚小弟,但……没什么用啊。

        尤其是于阗人,照以前他们的祖宗粟特人差远了,他们现在根本就没有勾连东西的能力,作为一个佛教民族,在西边根本过不去,他们的西边已经全面绿教化了。

        色目人就很不一样了,南汉虽说是重视海贸,但实际上他的海贸完全是这些色目人搞的,甚至南汉的那点所谓的造船厂,实际上也就是个修船厂,人家的船都是自己带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家兄宋太祖 第250章 两条丝绸之路,他全都要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