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谣言止于智者 (3 / 4)

+A -A

        赵光美正带着萧绰一边骑着马溜孩子,一边口头上报账,检查辽国商行那边的财务状况,辽国商行里大宋商行也是大股东么,萧绰自然也是一五一十的把情况都给报了出来,道:

        “今年以来,我大辽对你们宋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八百万贯,为钱行付的本息还款更是超过了两千万贯,辽国商行的利润么……今年是三千多万贯的辽币,不过,今年宋辽之间的汇率发生了倒挂,辽币下跌,一比一根本维持不住,勉强能维持住二比三吧。”

        赵光美闻言似笑非笑地看着萧绰道:“真的还能维持二比三么?”

        萧绰闻言脸色微微一红,但还是嘴硬道:“就是二比三,这是我大辽的官方汇率,哼,你要干嘛,难道要作为股东强制分红么?告诉你没戏,今年商行的财政困难,不分红。”

        说完,还恶狠狠地瞪了赵光美一眼。

        事实上所谓的官方汇率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他上一次打货币战争用的好歹还是金属货币,这次直接就是纸币了,据赵光美所知,市场上真正自由流通的货币兑换,辽币与宋币连二比一都维持不住。

        本来辽币的发行是完全捆绑宋币,一比一兑付的,也就是类似于港币和美钞的关系,按说是不太可能出现这么大的汇率波动才是的。

        尤其是这宋辽贸易还是他娘的辽国顺差,大宋逆差的情况下。

        大宋现在从辽国进口马匹,羊毛,女奴,尤其是那女奴,进口的数量大得吓人,宋国这边光靠卖工业制成品还真卖不过辽国。

        但问题是两国的货币是完全自由兑换的,没有哪个宋人会主动把宋币去兑换成辽币,辽币在宋境也花不了,老百姓都不认。

        但辽人那边,许多的贵族在赚了钱之后是真愿意把辽币换成宋币,然后在大宋境内花的。

        更别说,目前两国边贸中的商贸部分大多都是燕云汉人在搞,这些个汉人以前是地主的时候自然都是忠于大辽的,但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商贾。

        十个里有八个早就把家人给送宋朝来了,甚至那些汉人官员也不例外,甚至不说那些打商贾,就连许多的小商小贩,也都会在宋国这边买房,等什么时候干不动了,退休了,就拿着他们在辽国赚了一辈子的钱,回宋国生活。

        据说在燕云十六州,乃至整个大辽境内,宋钱直接在市场上花,市场购买力都不打折的,比换成辽钱合适多了。

        辽币换宋币,连特么一丁点离境税都不收,不换白不换啊。

        换言之就是辽国通过战争,贩卖人口才赚到的这点钱在辽国境内兜了一圈之后又几乎全都流回大宋了。

        辽国的贸易是纯粹的上层获利卖国,底层被吸走血汗,还积攒不下来一丁点的财富,偏偏还都是他娘的自由贸易,公平公正,明面上辽国赚得比宋国多得多。

        所谓的买办政府,就是如此了,只要这个模式不被打破,辽人怎么奋斗,怎么挣扎都没用,必须,也只能这样被摁在地上一直吸血。

        至于说,设置关税壁垒,建立外汇管制,辽国商行的股东,辽国朝廷的权贵,甚至连他们述律部本身,他爹萧思温,恐怕都不会同意。

        他们家,乃至耶律屋质,都已经开始大量的兑换宋钱,购买大宋资产了。

        契丹人和汉人都是黑头发黄皮肤,而且契丹上层经过三百多年的汉化,至少权贵阶层汉化的程度相当高,不主动说明的话真的很难从外表判断他们是不是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家兄宋太祖 第254章 谣言止于智者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