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万里江山谁主宰 (2 / 5)

+A -A

        开府仪同三司,这特娘的到底是啥意思?汉唐时期,这当然就代表着宰相,重臣,一般的皇子如果加封这个头衔,就意味着储君。

        可这套政治规则在唐末的时候就被破坏得淋漓尽致,唐末时期的政治规则全都乱了,高级官员泛滥导致其严重贬值,比如十三太保,太子太保这种原本恨不得活人都不可能当得上的无上恩荣一口气给出去十三个还都是一家的,这太保俩字立刻就不值钱了,以至于发展到现在,就连许多乡下的泼皮,城里的混混,起诨号的时候也敢管自己叫XX太保。

        开府仪同三司也是同理,其实唐末时的节度使本身就拥有类似职能,也就是遍地都是,禁军的将领都恨不得有一多半加上了节度使的虚职。

        事实上赵光义赵光美赵德昭这仨人早在大宋开国之初,就统统加了节度使衔,同时这么多年过去了,头衔的后面还都加上了“检校太傅”、“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

        除了他们三个之外,拥有类似头衔的,还活着的大臣萧绰至少还知道二十几个。

        这些曾经高端到极有象征意义的官职,在大宋都是批发的,赵匡胤在给人甩官职画大饼的时候从来都是怎么开心怎么来。

        所以北宋开国之后很快官制就特么乱了套了,又不得不一层一层的往上套,当官的人每个都是一堆的官职,甚至是官、职、差分离,下边的人办事的时候会发现头顶上一堆的爹,没点门路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找谁,行贿送礼都不知道该把钱送给谁。

        历史书上将其称之为冗官,但其实北宋的官员真不是多的问题,而是权责过于混乱,这还真不能全推赵二身上去。

        这个时候给赵德昭加开府仪同三司,可以说是毫无意义。

        然而正是因为毫无意义,反而又会显得特别有意义。

        因为如此一来赵德昭就成为了满朝文武中唯一一个脱了裤子放屁的人。

        本来就都是一堆象征意义的官职,现在象征的人太多了,所以拎出来一个再象征一遍,那么,只要其他人包括赵光美在内都是不脱裤子的,赵德昭就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这个时候赵光美还要在大宋掀起一场关于储君的大礼议。

        这是打算掀桌子,彻底不要伦理,把西南大理和西南夷等地区送给大侄子当封地让他裂土封王,自己心安理得的要抢大侄子的皇位,摆明了告诉天下人老子不要个B脸了?

        还是……真的要将计就计,把这个太子二字的名头给赵德昭扣上了?

        理智来说,萧绰觉得应该是前者才对,但是以她对赵光美的了解,赵光美是不可能选择前者的,他可能真的想让赵德昭做太子。

        这是要疯啊!

        要知道萧绰也是统治阶级的孩子,辽国是全面模仿唐制的,再加上他们内部又有特殊性,就导致辽国的每次交接班,都是兵戎相见的,而且规模真的都不小。

        只不过和唐朝时候一样,兵变的各方人马都是同一家子,甚至述律平活着的时候本质上其实一直是在跟亲儿子动刀兵,这才没有改朝换代,这世上的女人除了武则天之外却是也没人会对自己亲儿子下死手,这才让辽国一直就这么磕磕绊绊的过来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萧绰对此那是有着很深的感受的,当然也明白夺嫡这种事是如何的步步惊险,其背后又是何等的血流成河。

        怎么感觉在这赵光美手里跟儿戏似的呢?

        正想着,球回来了,赵光美骑着马屁颠屁颠地赶过来:“打球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家兄宋太祖 第255章 万里江山谁主宰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