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个大臣们的反应,比他想象中要激进得多啊。
以至于他都忍不住生出一种恐惧的情绪了。
大宋要的只是不是君主集权,不是虚君啊!赵光美本人是从没想过不给薛居正权力的。
至于正事儿,这几天朝廷就没讨论过什么正事儿。
薛居正那则还是闹幺蛾子,闭门了几天,听说朝上大臣们在闹着加沙发,废君臣之礼,更可气的是沈义伦还回来了,堂而皇之的就开始接任三司使的位置。
而且这三司使上上下下都很高兴,可高兴的就送了他这位旧领导去坐那个油锅,一点都不够意思。
莫名其妙的他这个财相怎么还没了呢?
那我都不是财相了,那我还闭什么门?我直接走不就得了么?
一封辞呈托人递了上去,这老薛,收拾了东西就要回老家。
然后,就被杨信带兵给堵回来了。
据说堵回来的时候他们那些班直士兵都忍不住笑了一整天,嘴角上扬就都没停过。
反正这立储也好,退位也罢,这种事儿自始至终都跟他们这些武夫没关系,怎么争都是文官的事儿,即便是赵普,人家也是一正经的文官而不是将军,朝臣们的分歧不管再怎么严重,也没人动过半分让武人来做这个位置的念头。
赵匡胤本人就是最后一个做到这九五至尊位置的武夫了,以后不可能再有后来人了,因为现在整个禁军都是彻底觉醒的状态的,军内教育做得非常成功,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任何人都没有能力阻止他们把这样的教育停下。
商行和禁军的关系,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不是每个士兵的手里都有股权,但大家的利益确实都是一致的,所有人都知道商行好他们才能好的道理,改朝换代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哪个军官敢因为个人野心就造反的话百分之百会被他的亲兵抓起来乱刀分尸。
基层军人就是反对军政府上台的最大阻力。
同样的,大家也明白,谁当这个皇帝都不可能影响商行的利益,商行的权力还是在赵家的手里的,大家目前也确实是相信赵家,甚至是对赵光美有着近乎盲目的个人崇拜,自然也很明白,其实谁上台当这个皇帝跟他们都没啥关系。
所以这些当兵的,全他娘的是乐子人的心态。
你薛居正要是走了我们还怎么看乐子?
至于赵匡胤退休,其实大家也是支持的,毕竟开民智,最先开出来的就是军人,军人当然要讲忠诚,但其实集体生活必然产生集体思想,全世界范围内的近代化都是各国军队推动的。
全世界,都是军人推动社会变革,只是全世界都不愿意承认罢了,尤其是在市民经济刚刚兴起,逐渐替代传统小农经济但大众思想还没转变过来的这个节骨眼上。
军人一定是第一批接触先进思想,认识到社会本源,同时也是同时代素质最高,学识最为丰富,见识最为宽阔的集体。
大宋的军人自然也不例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