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绰闻言咬了咬嘴唇,道:“不是说,说要等喷油机出来之后再……再说的么。”
赵光美俩手一摊,道:“没有办法啊,我大哥不当皇帝,改行当海军司令了,我不想让大宋变成一个头重脚轻的国家,海外利益不能大于本土利益啊,那我就只能是……提前出手了啊,他打他的,我打我的,他造帆船,我就只能造铁路了啊,况且这东西在船上也是能用的。”
事实上蒸汽机这个东西,对现如今的大宋来说真不是特别难,毕竟大宋是先进入的电力时代,用电力去加工锅炉,齿轮,扇叶,至少烧开水的话精度不存在满足不了的情况。
美洲开发之后,最重要的橡胶现在在国内也已经开始生产种植了,尤其是赵德昭那边,现在一片一片的种植的全是橡胶林,预计十年之内这个价格就会被打下来。
只不过一来,是大宋现在在赵光美看来实在是经济过热得太厉害了,一旦朝廷再出个大规模修建铁路的计划,那这……每年砸下来几十个亿恐怕都是挡不住的。
肯定又要通货膨胀的,老百姓中好不容易起来的那点中产十之八九又要被收割了。
如果可以的话,其实可以等这两年的这波热钱过去,经济过热结束,或者至少是稍微冷却一点,到时候再来搞这个铁路计划出来,那就比较合适了。
第二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自然就是契丹了。
铁路这东西一旦开始建设,契丹人要是还能做得住那就真是见鬼了,这东西,其实就是赵光美尝试和平收复燕云的契机,就看他们接不接了。
不接,那,铁路建成之时,就是辽国覆灭之日。
赵光美的想法是不着急,大宋和辽国之间的国力差距是越拉越大的,而且辽国现在的买办也是越来越多,时间是站在大宋这边的,如果能再晚个几年开始建铁路,他和平统一的可能性自然也要大得多。
和统,肯定是比梧桐更强的,最起码治理难度会大大的降低么。
他又不是那天真的二傻子,以为燕云人跟大宋是同文同种,是同一个民族,就真的没有反抗者,没有极端分子,没有辽国的死忠粉了。
那些个大宋买办,以及那些心里有民族大义的人确实是会喜迎王师,但一百个人里只要有一个顽固分子,这个事儿就会非常难办。
打,就会有仇恨。
要知道,河北地区的百姓,跟中原离心离德那可不是从契丹崛起之后才开始的,安史之乱的本质就是河北人打关中人,在这之前,河北人跟唐王朝的矛盾都已经积攒几百年了,这要是追溯的话,早在南北朝时期河北人跟关陇人就不对付,隋炀帝征高丽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李世民打窦建德的时候河北都已经是十室九空了。
可以说自始至终,河北人和代表关陇利益的唐朝就是仇大于恩,没有契丹人,人家也会闹独立的。
多年来大宋与辽国对峙,如果再往前探究到后周,后汉的话,这个仇恨不小的,当初是为啥非得把符彦卿换过来?不就是因为他杀辽人杀得太狠么,宋辽之间打草谷都是双向的,符彦卿从来都是玩对等报复,甚至是加倍报复的,他坐镇河北的时候从来都不保护境内百姓,你辽国要是杀我的人,我就十倍还回来咱俩互相杀就完了。
绝大多数杀死的不还是平民么。
光是符彦卿和天雄军,手上杀死的辽人恐怕没有十万也有八万,而且这其中的绝大多数其实还是辽地汉人,符阿四威震大辽能止小儿啼哭的威名,就是这么杀出来的。
所以能不打,尽量不打,毕竟现在的燕云确确实实是已经看到和统的希望了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