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人头怎么才三百贯啊,这不是扯淡的么?给我加钱!半月之内,五百贯一颗!而且不止是给钱,既然是为国做贡献,只要愿意的,都应该当兵入伍,为国征战,若是有勇猛善战之人,交十个人头以上的,计大功,分股票三十张,从我的股份里出!”
“殿……殿下?”
随他一同出兵给他做参谋的兵部尚书卢多逊都懵了,好一会儿才道:“这是不是……不合适?”
赵光义的想法并不难猜,无非是想要兵权和军功想疯了,但大宋的情况谁都知道,禁军的数量已经有些多了,因为不方便裁军,所以才有的赵匡胤不当皇帝当股东,又开始组建海军。
如今看来这大辽无论是打还是不打,灭种应该不太可能但亡国已经是十之八九了。
大宋的二十几万禁军和二十几万精锐厢军,再加上归义军、定难军等半依附还有点自主权的异族武装,常备的也超过十几万,这他妈的六十几万全职部队怎么裁,必然是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大宋最大也最严重的问题。
裁都还来不及呢,你这个时候扩军?
只是张了张嘴,卢多逊也知道赵光义这是魔怔了,而且这种事赵光义既然铁了心要干,无论如何也不是他能改变的。
当禁军,拿股票,现如今已经是平民白送打破阶级一跃成为统治阶级最快的方式,甚至比考科举还要更加有效,谁阻这个,那不是断别人的财路么。
他愿意干,那就干吧。
如此一来,真的就在半个月里,赵光义麾下的兵马便急速的膨胀了起来。
不止如此,渤海国的大、张、高等大姓,并着海西女真,高丽使者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使团,集体的来到了雄州见赵光义,无不干脆利落的表示了要对赵光义效忠,同时大、张等姓都希望赵光义能支持他们重建一个女真人政权的渤海国,他们保证岁岁称臣,年年纳贡。
作为代价,他们愿意在半月只能整出十万大军来,归赵光义指挥,而且对天发誓将会永远忠诚于大宋。
然后,赵光义想也没想就答应了,让他们各自整兵,和他一起一块北伐幽燕。
“殿下,这……这不合适吧?”
“什么不合适,有什么不合适的?”
“渤海国一直都是辽国的属国啊,其国祚早就已经灭了,近些年来,一直都是述律部的势力,如今,大辽的国祚都让咱们给灭了,为何还要支持他们重新建国啊?至于高丽,多年征战中也早已被述律部打得残了,没什么大用,这两处地方,咱们至多允许他们像李彝兴一样做个节度使,再由咱们朝廷去设置知府进行管理,用一两代人的时间渐渐同化他们也就是了,为何要允许他们建国啊?”
“哼,你懂什么,女真人和高丽人毕竟是异族,与我中原又久无交流,就算是设置了节度使,这么远的地方,终究还不是要让述律部代为节制?到头来,肯定又要多出许多人来分我大宋商行的股票,他们也配?小国而已,建了也就建了,对我大宋稍有不敬,我也能灭了他们。”
“这……”
“老卢啊,怎么,大哥和三弟都退休了,你反而胆子还越来越小了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