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首议立储,王珪失分(求追读,月票 (4 / 9)

+A -A

        而按照之前,君臣商量好的新官制。

        三省各司其职,其中,中书省掌进拟庶务,宣奉命令,及中外无法式事,门下省则掌受天下成事,凡中书、枢密院所被旨、尚书省所上有法式事,皆奏覆审驳,至于尚书省?则掌行天子之命令,受付中外之事,并对接中书、枢密院。

        换而言之,元丰新制,三省之中,中书省权力最大,因为他掌握的是‘无法式事’,且有至天子御前取旨、请旨的权责,门下省则沦为了一个审核批驳制衡的机构,虽然也有取旨、请旨的权责,但那针对的是‘有法式事’,既然是有法式事,为什么还要请旨?取旨?

        至于尚书省?

        则掌管具体实施、落实。

        本来,王珪的想法很美丽。

        自己为尚书令,自然权力集中在自己身上。

        什么尚书左仆射、右仆射,都是他的工具人。

        他的想法,也不能说有错,因为过去,大宋是三相制:首相(昭文相)、次相(集贤相)、末相(监修国史)。

        如今,尚书令加尚书左右仆射,也刚好是三个相位嘛。

        哪知道,蔡确回头面见官家,刺出绝命一剑。

        “尚书令权重,不可授以臣下!”

        好了!

        煮熟的鸭子飞掉了!

        不仅仅飞掉了,王珪还主动跳进了大坑。

        他这个左相,这个尚书左仆射,这些年来,为什么被人称为‘三旨相公’?

        始作俑者,不就是坐在那里的蔡确蔡持正?

        这也就罢了!

        对王珪而言,他最不能接受的是去年发生的一个事情。

        去年,官家招延安郡王侍燕,群臣道贺。

        王珪本以为,官家既然有意立储,那么他自然要托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31章 首议立储,王珪失分(求追读,月票 (4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