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命运之日(2) (2 / 7)

+A -A

        自唐之后,从先秦时代开始盛行的冕服,就只剩下了一种使用场景:祭祀!

        所以,宋代冕服,成为了祭服。

        天子一年也未必能穿几次,至于大臣?大臣不备冕服,参加祭祀时,由朝廷发放,典礼完毕再由有司收回。

        于是,绝大部分大臣,可能一辈子也未必能穿一次冕服。

        朝服则取代了过去冕服的典礼性质,同样很少穿。

        一般只有朔、望朝参和百官大起居或者是初次朝见天子时穿戴。

        相应的,唐代的正衙礼,也变成了礼仪性质。

        赵煦自被封郡王之后,郡王朝服年年制作,却一次也没有穿过——他又不需要上朝,更不需要坐衙!

        而在他的上上辈子,他也没有穿过郡王朝服。

        他记得,自己被人从福宁殿后面抱出去的时候,身上就穿着一件彩衣,裹着一个帽子,就被人放到了群臣面前。

        所以,这是第一次穿这种等级的朝服。

        朱衣朱裳,这是服色。

        白罗方心曲领,白罗玉带,白绫袜,皂革靴,这是制式。

        腰间挂上一堆装饰。

        玉剑、玉佩、锦绶。

        看着似乎和大臣朝服,相差不大。

        实际上,在服章等级上,比宰执大臣所服的貂蝉冠服等级要低,只比宰执以下的朝臣所服的进贤冠服级别高一点。

        这是有原因。

        皇宋祖制,宰执大臣地位,高于亲王!

        亲王见宰执大臣,需要向对方行礼,而不是相反!

        这在制度上,将宗室皇族的地位,强行降低,也在事实上抬高了宰臣的威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35章 命运之日(2) (2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