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两宫听政 (5 / 6)

+A -A

        章惇去找王珪、李清臣、安焘,蔡确去寻韩缜、张璪谈话,顺便和两个翰林学士沟通意见。

        一切都很顺利。

        虽然王珪有心反对,可他提不出任何代替的意见和具备可行性的方法,没办法就只能表示:老夫虽不敢苟同,然而,子厚不妨一试!

        王珪也是没有办法!

        再拖下去,大宗正和嗣濮王,就该从景灵宫来到御前了。

        况且,王珪明白,他一个人独力难支。

        于是,在蔡确、章惇的合力下,很快的,三省两府的宰臣们,统一了意见:可以一试!

        就连两位翰林学士,也在大体上表达了赞同意见——邓润甫和曾布,虽然都对蔡确和章惇的办法不是十分满意,但眼下也就只能这样行事了。

        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在这里干等着吗?

        传出去,别人怎么看待他们?又如何议论他们?

        要知道,此刻就在福宁殿外的回廊里,还有六部大臣在候命呢!

        吏部尚书曾孝宽,礼部尚书韩忠彦,户部尚书王存……

        这三个人,每一个都不好惹,都在朝野内外,拥有巨大的舆论影响力!

        曾孝宽,故宰相曾公亮之子也。

        韩忠彦,更了不得!

        韩琦韩忠献之子!

        至于王存?社稷名臣,以清廉、任事著称,朝野内外,都有无数拥趸。

        这三个人,都在外面等着,他们肯定也都在打探着、关心着这殿中之事。

        于是,群臣不再犹豫,集体起身到了帷幕之前,分作两班,持芴朝帷幕之中的皇太后、皇后拜道:“臣等谨奏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皇子延安郡王以纯孝之心,托臣等大臣赤子之命,臣等不胜惶恐!伏以国朝历代天子以孝治天下之故事……乞以皇太后殿下权同听政,皇后殿下权同佐理军国事……”

        说完,群臣便俯首再拜,全体匍匐在地,举着朝笏,一个个都是战战兢兢的样子,等待着帷幕之中皇太后与皇后的决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44章 两宫听政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