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耆英会 (3 / 7)

+A -A

        范祖禹自然知道,司马光指的是什么?

        那位春宫元良,大宋如今的皇太子殿下的种种传说!

        若是在今日之前,范祖禹大概会摇头。

        汴京传来的消息,都是些什么啊?

        八岁的皇子,日抄佛经两卷,送天子御前祈祷。

        不止如此,这个皇子对于礼法,还分得清楚!

        为父祈祷之余,还知道要给太母祈祷万寿,母后祝祷千秋,祈佑母妃长乐!

        这就真的是有些过了。

        八岁的孩子,哪来的这样的行动力和执行力?又哪来这样的认知和见识?

        不过,这并不妨碍,洛阳众人在得到消息后,立刻就开始写贺表。

        天家嘛,不都是这样好面子?!

        既然天家想吹,那么大臣自然不会扫兴!

        可是,汴京来的消息,越来越夸张。

        皇子笃礼好学,年仅八岁,便已通《论语》、《孝经》,仁圣之言,随口而出,圣人教诲,铭记于心。

        他甚至开始向太母求学!

        太母赐春秋之义,皇子读而通之,谨奏太母:若郑伯擒而不杀,以仁义礼法诫于段叔,则段叔将何以对郑伯?

        消息传到洛阳,所有人都是张大了嘴巴,然后接着回去写贺表。

        太后想要捧自己的皇孙,想要让皇孙在天下人面前的形象光鲜亮丽。

        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范祖禹随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手中史料,车载斗量。

        相似的例子,史书上不知道有多少。

        比这更夸张、更离奇的事情都有。

        左右无非是当政者为了粉饰自身而刻意制造出来的虚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48章 耆英会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