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蔡确陛辞荐元老 (3 / 9)

+A -A

        依制度,除非军国大事,通见司一概不会通传。

        只有过了第一个七天,群臣劝慰新君,并劝慰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后,通见司才会开始运转。

        也是在那个时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才会带着新君,在大内迎阳门下,接见群臣,并开始依制度,拒绝群臣请求听政的奏请。

        一直要三次推辞之后,才会开始正式听政。

        趁着这段时间,每一个御史,都在极尽可能的在市面上,搜集和打听,有关王珪过去的事情。

        恨不得将他小时候在床上尿床的事情也给翻出来。

        而且,大多数人,根本懒得去辨别真伪,听到就写上去。

        御史嘛,不就是这样?风闻奏事,就是他们的职责!

        可从来没有人说,要他们分辨真伪虚实。

        那是朝堂诸公和官家的事情!

        于是,王珪根本不知道,他正在面对什么?

        王珪更不会知道,因为他自己蠢,说了那样的话,被御史们抓住了把柄。

        所以,他反倒成了李宪的挡箭牌——有一个‘阴持两端,不顾大义’的宰相挡在前面。

        还有谁会去关注,李宪去年奏报不实那点小事情?

        ……

        隔日,元丰八年,三月庚子(初七)。

        赵煦醒来的时候,向太后身边的内臣,严守懃就已经在御前的帷幕外等着了。

        “大家,太后娘娘,命臣来告知大家:都堂已经集议,因左相告罪在家,闭门不出,拟以右相蔡确为山陵使,即日陛辞,先行前往河南府,为大行皇帝,勘探帝陵、发掘地宫、建造神道!”

        赵煦点点头。

        蔡确充任山陵使,这就意味着,在王珪基本确定罢相的现在。

        蔡确也将在完成山陵使的任务后,必须请郡出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55章 蔡确陛辞荐元老 (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