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祀在戎前 (4 / 7)

+A -A

        “儿就想,是不是可以在熙河路,建一寺庙,请高僧大德,为这些英灵念经祈福!”

        “正好今日见了两位国亲,发现他们皆是温润如玉的君子人物,儿就想着,若可以命两位国亲代儿去熙河路,主持寺庙营建之事,那么就既可以给国亲美官,叫世人知晓儿对太母、母后的孝慕之心,也能完成儿的夙愿!”

        “可谓是两全其美啊!”

        赵煦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比划着。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熙河兰会路,祀在戎前!

        原因?

        当地的番人,就吃这一套,就信大和尚们念经。

        不客气的说,要是现在能派出几个活佛,足可胜过十万大军!

        可惜,现在没有活佛,赵煦就只能另辟蹊径了。

        向太后和太皇太后,却对赵煦的回答,非常满意。

        赵煦趁机,抓住机会,请求道:“儿想和太母、母后,讨个恩典!”

        “六哥想要什么?”太皇太后笑着问道。

        赵煦假意想了想,才说:“儿听冯景说,似乎曾经有一枚佛牙舍利,落在了东府执政手中,后来东府执政将之献与父皇,父皇命人在供奉大相国寺之中……”

        “儿想请太母、母后下旨,从大相国寺中请出这枚佛牙舍利,送去熙河路,供奉到寺庙之中!”

        “若得佛牙舍利照耀,儿相信,诸多亡魂定能升上极乐世界!”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听到这里,完全相信了赵煦要建佛寺为战殁者祈福的心思。

        为什么?

        因为历代官家,都是这样。

        从太宗开始,大宋地方州郡上,那些但凡叫‘资圣禅院’或者资圣寺的寺庙,不要怀疑就是赵宋官家下诏修建,给战殁者亡魂祈福的皇家寺庙。

        譬如真庙时在河北修建的资圣寺,仁庙时在泾原路修建的资圣禅院。

        “六哥真是仁圣!”太皇太后赞道。

        向太后也道:“娘娘,这个孩子确实是有慈悲心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76章 祀在戎前 (4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