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失眠的章惇 (1 / 5)

+A -A

        第77章失眠的章惇

        直到回到福宁殿,赵煦都还在得意。

        他的父皇留下的奏疏里,也确实有着几分类似的上书。

        范纯仁、吕大防、王光祖也确实说过那些话。

        原因?

        很简单,在大宋兴学是庆历以后的风潮。

        地方官上书,除了报告大小事务,很多时候都会请求兴学。

        熙宁以来,即使是武臣守臣,也逐渐开始大谈特谈兴学。

        因为这是政治正确。

        也正是因为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大宋天下人口的文盲率,迎来可喜的下降速度。

        像唐代那种,连城市居民,都没几个看得懂官府文书的事情在大宋已经不可能发生。

        汴京城瓦子里的措大们,甚至能写诗作赋。

        调侃起当朝宰执来,更是毫不客气。

        像是从前的拗相公,现在的三旨相公,以及未来的司马牛,都是汴京人送给宰执们的礼物。

        这些礼物最终跟着这些宰执,一起流传到了后世。

        所以,赵煦知道,今天的事情传出去。

        天下人都只会称颂他的英明仁圣。

        至于被他点名的那三个人?

        范纯仁和吕大防,是旧党里的实干派和温和派。

        他们对新法的不满,大体集中在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保马法上。

        譬如范纯仁从来就不觉得保甲法有什么错,后来他甚至觉得青苗法其实也不错可以恢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77章 失眠的章惇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