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条新法的推出,文彦博都必然唱反调,必然强烈反对。
在朝堂上,和王安石你来我往之间,自然他也清楚那些法令的起源。
譬如青苗法是李参在陕西路推广的。
王安石推行的时候,李参早死了。
将兵法是完全抄袭的范仲淹、张亢在陕西的试点。
市易法是吕嘉问发明的。
至于免役法和免行法嘛……
文彦博看向韩绛,一双老眼带着审视。
“老臣昧死上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所谓免役法,首倡者,便是如今在殿中的这位……”
石破天惊!
帷幕后的两宫一听,眼神都变了。
看向韩绛的目光中带着审视。
好嘛……
居然是你首倡的!
难怪伱要说好话!
文彦博继续说道:“若老臣记得不错,当是仁庙至和年间,韩绛、蔡襄,上奏以乡户五则法,始变役法,自此国朝美政不存,而遗祸至今!”
这一刻文彦博彻底忘记了,当年他是如何称赞韩绛、蔡襄的那个倡议的。
更忘记了他曾在仁庙面前,亲口称赞韩绛之法‘苦乐均济’。
因为文彦博很清楚。
在朝堂上就不能讲道理,也不要去辩论。
两宫反正也不懂什么事衙前役,更不知道什么中唐以来,天下财税制度的变革,也完全不了解,大宋立国以来的役法变动历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