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想要为国捐躯的赵煦 (4 / 4)

+A -A

        三千贯,就是一条划分城郭户财产的分水线(当然是大城市)。

        三千贯以上,属于小有积蓄,在城市中也有自己产业的手工业主、作坊主或者坐商。

        三千贯以下,则还属于积累阶段,暂时还在打拼的阶级。

        可能地方情况不同,经济不同,有所差异。

        但不会差的过于离谱。

        奏上,两宫答曰:可。

        乃命中书侍郎李清臣,会同监察御史刘拯、兵部员外郎杜常、太府少卿宋彭年督办。

        向太后把这个奏疏拿给赵煦看,赵煦看完也在心中赞道:“韩子华,真是能吏!”

        就市易法的处置上来看,比赵煦上上辈子那位太母在司马光建议下的处置办法好得多——请以大姓利息七分,小姓全免,限期一月完成。

        浓浓的司马牛风格。

        直接把城郭户和乡村户对等起来。

        将人数多寡而不是财产多寡作为划分标准!

        尤其是那个限期一月,让很多人破防。

        包括同属于旧党的不少大臣。

        可人家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而韩绛上任,靠着这两次德音下降,加上堤岸司扑买带来的红利。

        赵煦感觉,起码半年内,他的施政权威,应该是稳定的。

        至于为什么是半年?

        因为半年以后,司马光、吕公著肯定在都堂上会师了。

        不过,当着向太后赵煦没有任何表示,只是装着认真学习、仔细识读的样子,不时的和向太后请教着其中的一些问题。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103章 想要为国捐躯的赵煦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