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起复的沈括和入京的苏轼 【四更 (6 / 7)

+A -A

        “可是正卿?”

        宋用臣表字正卿,这是只有那些和他共事过的人才会知道的事情。

        童贯点点头:“正是昭宣公!”

        沈括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大概知道了。

        肯定是旧年的故友吩咐过这个内臣!

        ……

        元丰八年四月乙酉(十六)。

        从常州跋涉了整整十二天后,苏轼终于看到了地平线上,汴京城的轮廓。

        他的心情随之变得愉快起来。

        望着那巍巍的大宋神京城墙,他骑在马上,心情变得无比舒畅,胸膛中的豪情,更是处于溢满状态。

        几有一种,想要抒发,想要将之写到纸上的冲动。

        但很快,当他想起了一个事情后,胸中满腹文字,都已经不翼而飞。

        因为,当他想要找个地方挥毫泼墨的时候。

        当年御史台大狱之中,那一个个端坐在上首,拿着他的诗集和文章,一个字一个字的找毛病的御史们的模样,就在他眼前浮现。

        乌台诗案,让他从此不敢再在诗词之中,涉及任何与现实相关的国政。

        连赞美,他都不敢了!

        因为,乌台诗案里,李定、舒亶就抓着他写过的每一句诗,一个字一个字的挑毛病。

        即使是那些没有任何问题的诗词,一旦被抓到涉及现实国政的字句,也能被他们无限放大。

        在御史台大狱的日子里,是他一生的黑暗时光!也是永恒的梦魇!

        从此,苏轼不再写任何和国家政策法令有关的东西。

        他只能写赤壁赋,只能寄托虚无缥缈,写赤壁怀古,想象公瑾当年,遥想魏武挥鞭。

        于是,苏轼叹了口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106章 起复的沈括和入京的苏轼 【四更 (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