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文府夜宴(1) (6 / 6)

+A -A

        “还请宣徽务必带我出席!”

        苏轼已经知道,他是司马光举荐才起复的。

        如此大恩,他必须当面道谢!

        何况,司马光还是他一直敬仰、崇拜的人物,也是苏轼一直认为,唯一可以救此时局的士大夫!

        贬谪黄州五年,让苏轼得以近距离的接触到最底层的农民。

        尤其是当苏轼自己在黄州,开垦了五十亩荒地,自己种菜自己吃以后。

        他渐渐的理解了,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和动机。

        尤其是免役法以及农田水利法,在苏轼心中不再是恶魔,而是只要稍微改动,就能不失为救世之法的良法!

        他迫不及待,想要将这些年,他的感悟,他的想法告诉给那些他信得过的,可以改变天下的人听。

        司马光,就是苏轼认定的,那一个人。

        张恕看着苏轼激动的样子,连忙道:“家父便是要请子瞻一起前往文府出席!”

        苏轼顿时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

        注:史实,文贻庆已转文资。

        注2:汴京城有民租和官租两种房屋租赁模式,官租便宜一些,民租服务好一些。

        其中官屋还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左右厢店宅务,以三位朝官两位京官以及内臣管理。

        一般一间房子,正常月租,大约400-500文的水平,注意是一间。

        熙宁十年统计,汴京有官屋公房大约15000间左右,大型宅邸大约180套上下。

        欧阳修写过好几首吐槽租的房子漏雨的诗。

        注3:苏轼的苏东坡的称号,就是因为他在黄州的一块朝东的荒山上开垦了五十亩荒地,所以自号东坡居士。

        也是因为这段经历,苏轼开始知道底层农民的艰辛,转而开始同情起来。

        然后在元祐时代,变成了新党不爱,旧党嫌弃的人。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116章 文府夜宴(1)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