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坚辞馆职,只说:祖宗无郎官加馆职之先例!
且‘犬子顽劣,实难造化,望乞收回成命,只给及甫闲散之职,以免误国……’
两宫无奈,只能再推恩另一个文彦博儿子文永世。
以文永世为承事郎,命有司选监官注阙。
趁着给文彦博推恩的机会,皇太后慈旨,以高遵裕大行皇帝大将之故,推恩高士充、高士京。
以高士充为左藏库副使高士京为文思副使。
不要看,都只是从七品的武臣资序,可问题在于,武臣诸司正副使最高的皇城使也才正七品!
随便积累点功劳,就可以跳上去!
对外戚来说,皇城使带个刺史遥郡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这个封赏,对高遵裕家来说,勉强算是个安慰吧。
可是,当高遵裕家的人,看着高公纪已经整装待发,连甲胄都穿上了,准备出发熙河路的风光样子,不禁又有些吃味。
自家只是两个恩赏的虚衔武臣名头。
而高公纪三十岁都没有,就已经是权管勾熙河兰会路财用司了。
说不定只要回京就可以加遥郡!
而且是实权遥郡!
什么诸司正副使,什么横行五阶?不存在!
搞不好,人家四十岁都不到,就是节度使。
这和谁讲道理去?
然而,高遵裕的家人也只能羡慕!
谁叫高公纪是太皇太后的亲侄子呢?
……
高公纪现在可没心思关注高遵裕家里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