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一次的经验,下次再进行大量采购,民间就会踊跃参与。
民间的活力就会自然激发。
“此外,朕还叫人设计了一种新的吊运装置……”
“昭宣到了河北,务必将之打造出来……”
“每隔十里,打造一台,用于吊运材料……”
赵煦说着,就将这些日子他绘制的简易龙门吊的图纸塞给了宋用臣。
宋用臣接过来,拿在手中,借着灯光看了看……
然后,他就震惊了。
绞索、滑轮组、吊组……若是可行,完全可以取代他过去为了修建汴京城而发明的发土车。
于是,宋用臣紧张的问道:“臣斗胆敢问,此物谁人为之?”
赵煦微笑着,看向他:“此非昭宣之物乎?”
他是皇帝,皇帝不需要什么鲁班之类的头衔。
正好宋用臣是内臣,一个内臣做当代鲁班,完全没有问题!
宋用臣咽了咽口水看着似笑非笑的大家。
他连忙跪下来:“臣岂敢……”
“我之赐,如何不敢?”
宋用臣无奈,只能拜道:“即使如此,臣亦不敢居功,倘有人问,便以:‘此大内秘藏之古籍上所有’相告……”
赵煦苦笑了一声,道:“便依昭宣的吧……”
也确实,宋用臣是不敢做这种事情的。
此乃取死之道!
等到宋用臣要拜辞的时候,赵煦就又叫住他。
命冯景将自己写好的治河注意事项,交给了宋用臣,嘱托道:“到了河北,再打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