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新约(2) (5 / 7)

+A -A

        赵煦回忆着,他在现代见到的那些辽代文物以及遗留的辽代寺庙。

        他知道,辽人不可能抗拒的,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于是,赵煦便命右相韩绛和辽使商谈和约细节。

        同时传召了馆伴使曾布上殿,待韩绛和辽使商议结束后,当殿草制盟约细则。

        这一切都发生的很快。

        不过半个时辰,新的盟约,便已经订立。

        大部分条款,都引用了旧约。

        依旧是大宋、大辽结为兄弟之邦,每年四时、节庆遣使互贺,双方君主按年齿和备份论交。

        只是修改了岁币部分。

        因为大宋主动展示了自己的诚意,所以辽国人也很大方的不再纠结于名词。

        接受了大宋方面的对于给付大辽的交子的称呼——赠。

        不是献,也不是纳,完全是出于兄弟友谊,两国关系的赠礼。

        新的盟约规定:大宋将每年赠大辽的白银二十万两、绢布三十万匹,作为准备金,以此为本,每年发行一批面值三百万贯的交子,以备大辽采购大宋财货之用。

        同时,大宋将在交子印刷完毕后,从中抽税二十三万七千七百贯。

        此外,这些交子也不是直接给付辽国。

        而是由宋辽双方皇帝各自遣使,共同监督。

        每次动用,都需要辽国皇帝行文到相关榷市,说明要购买的东西、数量,然后再由辽国方面在大宋方面陪同下在市场购物。

        购物之后,大宋向商贾给付交子。

        而商贾持交子,到汴京再兑换成铜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40章 新约(2)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