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两宫:竟有人结党?好贼子! (3 / 9)

+A -A

        这几个月来,沿边各路,还有青唐吐蕃大首领都在报告着西贼发生大旱,麦不出苗的事情。

        大灾之年,西贼哪里还有力气兴兵?

        但赵煦却清楚,正因为大灾,所以,党项人在明年春天再次反叛的风险,会无限上升!

        原因很简单,对党项人来说,假若国中大灾,粮食不够吃了,怎么办?

        正常人的脑回路,肯定是积极赈灾,恢复生产。

        可党项人绝不会做这个选择。

        一则是因为,当年的五路伐夏时,党项人为了击败宋军,自己掘开了黄河。

        汹涌的黄河水,吞没的不止有大宋的精锐。

        还有党项人自己的无数良田。

        那些在李德明、李元昊时代,甚至是李继迁时代就已经开垦出来,并辛苦运营的田地,全都被黄河水吞噬。

        洪水褪去后,那些土地能马上恢复吗?

        稍微知道一点黄泛区概念的人,都会明白这是痴心妄想。

        即使灵州所处的黄河河段位于上游,泥沙含量很低。

        但,被黄河水冲毁的,可不止是良田还有配套的那些灌溉系统。

        所以,灵州这个党项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现在肯定还没有恢复过来。

        这就等于说,党项人在遇到天灾时,是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度过去的。

        其次,就是党项人的字典里,就没有赈灾这个词。

        他们遇灾,只会做一个事情——南下!

        打赢了,抢到了粮食财帛人口土地,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天灾了。

        打输了也没关系,只要精锐主力——泼喜军、铁鹞子等部队可以保持完整。

        那么,死掉的那些炮灰,其实等于帮他们减轻了负担。

        只要死掉的炮灰足够多,那么党项人就不需要再为他们准备粮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79章 两宫:竟有人结党?好贼子! (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