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景领命而去,很快奉来纸笔。
赵煦坐下来,执笔而写,很快就将三道手诏写好。
然后交给冯景,嘱托道:“送通见司,交郭忠孝,命以马递送登州苏轼、泉州蔡确、明州陈睦处……”
“诺!”冯景恭敬的将这三道手诏,用火漆封好,然后拿着去了通见司。
赵煦则微微吁出一口气。
他知道的,汴京城太脆弱了。
百万工商官民,全靠一条汴河,维系着消费、日用。
于是,榨干了整个开封府十四县的余粮,依然不够。
每年还需要从南方转运八百万石漕粮入京。
若可以开辟一条从登州、泉州、明州的近海运输通道。
让福建、浙江、江苏甚至交趾的稻谷,从海路运到登州。
那就太好了!
而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完成这样的海运是没有问题的。
大宋海商们,可是能远航南洋诸国的。
据说有些人还抵达过印度、斯里南卡等地。
赵煦记得在现代的史料上,元朝就一度通过海运,供应大都。
所以,或许只需要一个启发,一道命令,就可以开辟出一条新的生命线。
哪怕一开始每年,只能通过海运转运几十万石粮食到登州。
这也是极好的。
海运,再怎么样,都比漕运便宜。
……
下午,赵煦午睡醒来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