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苏轼在登州 (7 / 18)

+A -A

        苏轼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不过,渔民们和他反应的问题,也让他有些忧心。

        很多人都说——明府,我等小民,出海捕鱼,常有伤寒之患,却苦无医药!

        这个事情,确实很难办!

        渔民本就穷苦,请不起医生,也看不起病,吃不起药。

        何况,他们还住在海边,就算有钱,一旦有了急病,也难以请到医生!

        “吾定可以想到办法的!”苏轼说着。

        忽然,他脑子里灵光一现,想起了偶像范仲淹在家乡创办的义庄、义学和义田。

        “为何吾就不能在这登州,效范文正公故事,以官府之钱,创办一个义医院?”

        “这义医院,有些拗口……”

        “不如,就以养生民,济贫苦为名,号养济院!”

        苏轼顿时浑身一个机灵,再也坐不住了。

        他当即打马,带着随从官吏们,急匆匆的回到府衙。

        进了府衙大堂,苏轼正准备召集他的幕僚、佐吏和登州上下官员,一起商议这个事情。

        他的爱妾朝云,就来到他面前,低声道:“官人,汴京城来了天使,言是有官家手诏……”

        苏轼楞了一下:“天使?官家手诏?”

        朝云点点头。

        苏轼只能先去府衙后宅之中,见了那位从汴京而来的天使,并从后者手中,接过了天子手诏。

        苏轼拿着手诏,看一遍。

        确认确实是当朝天子的笔迹,然后他就看着内容,有些发呆。

        “官家给登州拨钱五千贯,命我营造码头,并查清楚登州海岸的礁石,理清航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337章 苏轼在登州 (7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