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 (3 / 5)

+A -A

        于是,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

        周淑妃在庆寿宫中,没有久留,只待了一刻多钟,就拜谢而去。

        她出了庆寿宫,回到自己的宫阁。

        她的女儿魏国大长公主,立刻迎出来:“母妃,怎样了?”

        周淑妃道:“官家还是肯给老身几分薄面的。”

        她回忆着御前的事情:“只要驸马在太学认真悔过,认真读书,官家大抵就不会再计较了。”

        魏国大长公主听完,顿时开心起来,说道:“多谢母妃!”

        周淑妃叹息一声,坐下来,道:“汝啊,以后可得多管管驸马,别什么事情都让驸马做主!”

        “他这个人,有些事情真的不适合做。”

        “母妃的提醒,儿臣会记住的。”魏国大长公主点头。

        “正好,此番驸马去太学,有了太学鸿儒的教导,想必定会有所改观。”

        最起码,在太学的封闭环境下,他再也不能出去和别人鬼混。

        “嗯。”周淑妃点点头。

        她也看到了这一点,知道那位小官家是留了体面的。

        不然训斥一顿,就将之赶出庆寿宫。

        第二天,御史台的乌鸦们肯定会群情激愤,踩着驸马的脸,来给自己邀买一个不畏权贵的名声。

        如此一来,驸马颜面尽丢,甚至贬官、勒停、编管某地。

        更可能牵连她的外孙。

        大宋祖宗设计的磨勘制度,对外戚、勋贵,是根据父祖的官位来恩荫的。

        父祖地位越高,恩荫起点也就越高,转官速度也就越快,推恩次数也就越多。

        反之亦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