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斗纽与带泄 (1 / 7)

+A -A

        第390章斗纽与带泄

        胖商贾带着从交子务换出来的交子,回到他的住处。

        一个在汴京城里,很特殊的官廨。

        许州进奏院的官廨。

        这进奏院,可不一般。

        乃是旧时代的遗存,也是藩镇们在汴京城留下的最后一点残留痕迹。

        在晚唐和五代,进奏院就是对接中央和地方藩镇的联络机构。

        你甚至可以将之理解为藩镇们在朝廷的使馆。

        进奏官们代表藩镇和中枢博弈、商谈各种事情。

        大宋建立之初,进奏院也还发挥着类似作用。

        但随着中央集权的深入,也随着大宋文官体制的建立健全。

        进奏院也慢慢的成为了中央官署。

        进奏官们从藩镇表奏的官吏,变成了直属于皇帝本人的官吏。

        太平兴国之后,整个进奏院更是被直接隶属于银台司。

        其职责也变成了:收受本州或本路监、司进奏公事,上禀银台司,然后承受中书、枢密院及诸司宣、敕文字,向本州、路监、司发送。

        实际上变成了一个邮递员。

        元丰改制之后,进奏官直接和门下省对接相关公事,只有涉及边防机密之事,才许从通见司投递。

        不过,作为一个旧时代的遗存。

        进奏院还是保留着很多唐代和五代的符号。

        比如说,进奏院和地方联系密切,比如说地方现任官吏入京,若在京没有居所,一般都会住在进奏院。

        许州进奏院,算是大宋各州进奏院中设施和条件最好的了。

        足足有着十多间官廨,常年雇着二三十个下人、仆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390章 斗纽与带泄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