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帛、人力、物力都不是问题。”
沈括恭身再拜:“臣领旨!”
这位官家和先帝,是有着明显不同的。
先帝支持大臣做事,常常不惜成本、代价,但他性子急躁,急于求成,总喜欢让大臣立军令状。
也喜欢强行施压,让大臣按照他的意思去办。
永乐城就是最好的例子——本来,种鄂选的筑城之地,更安全,也更合适,先帝也都同意按照种鄂的办法做。
但徐禧跑过去,看了一圈,上奏说种鄂的办法费钱太多,调用的民力也太多,不合适啊!
臣这里有个好地方,耗费少,民力调用更少,起码能节省几十万贯呢。
先帝一听,徐禧说的对啊!
就应该在徐禧选的地方筑城。
种鄂上书坚决反对,还拉着他一起,向先帝陈述厉害。
可先帝却怎么都不肯听,强行要求按照徐禧的方略办。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徐禧选的地方是好,各方面都好。
就是没有水!
唯一的水源在山下,当水源所在的寨堡被西贼攻破后,永乐城就已经注定不可守。
这位官家就不同了。
他即位后,很少强行要求大臣按照他的意思做事。
一般都会先听一圈意见,尽量团结朝野。
具体到做事上,就更不相同。
一般都是大臣主动找他立期限,他很少让大臣定期限。
只要能把事情做好,他不在乎时间。
而在同时,这位官家出手,非常大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