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求和 (2 / 15)

+A -A

        一个个摇身一变,成为了历代名臣之后。

        某些胆子大的,甚至直接攀附三姓九望。

        所以,如今的狄咏大军,压根不是在外线作战,而是在内线作战。

        粮草、药材,甚至箭矢什么的,有大约一半,都可以在本地直接获得。

        尤其是粮食,大部分都可以在本地获取。

        这让广西方面的后勤压力,直接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基本上,只要将军需物资、药材、铜钱、盐巴、茶叶运到前线就可以满足大军。

        没了粮食的损耗,苗时中的压力大大降低。

        这些,章惇在来的路上,就陆陆续续的通过了各种军报、脚递、文书知悉了。

        所以,他看到出迎的土官们,立刻微笑着下马,一一扶起他们:“诸位皆朝廷忠臣,社稷栋梁,此番王师南征,多赖诸位襄助,本官必上表朝廷,为公等请功!”

        南征,顺利的不像话。

        以至于章惇到现在都还有些恍惚。

        此番进军,宋军在跨过边境时,兵力只在四万上下(狄咏五千人、田仕儒两千思州兵入广源,苏子元将兵三千入思琅州,钦州、廉州合兵三千入苏茂州,侬家合莫家等广西土司兵万五千上下,合围广源)。

        但在跨过边境的时候,宋军兵力就膨胀到了六七万!(广源侬氏旧部,起兵五千来助,思琅州刘引将兵三千,襄助苏子元,苏茂州张衍出兵两千,为钦州、廉州前导,门州王静遣其三子,各自将兵一千五为宋军保护侧翼,其他各地土司,纷纷起兵或为宋军转运粮草,或协助宋军行动。)

        而现在……

        保守估计,宋军兵马在十万上下。

        其中六万以上,都是交趾北方的土官、豪族兵马。

        虽然大部分都是没有什么阵仗经验的侗丁,属于乌合之众,指挥更是乱七八糟,互不统属。

        彼此之间,甚至频繁的出现火并、斗殴。

        但就是这样一支七拼八凑的军队,已将交趾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拿了下来(虽然大部分地方,根本没有发生战斗,就是当地土官,把交趾派来的官员一杀,当地的读书人一清洗,然后就宣布归义大宋,奉表称臣)。

        而且,还将交趾北方主力,都给围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441章 求和 (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