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决战(1) (5 / 11)

+A -A

        因此,苏子瞻在士林之中名声,渐渐的向着一个厨子靠拢。

        本来,这应该是恶名。

        天下士大夫,会避之唯恐不及。

        就像旧年,曾有御史提议,在宫中用罗江犬来守夜,然后就被人称作‘狗御史’,从此名声大坏!

        但偏偏,宫中有传说,官家在听说了此事后,据说非常开心,与左右言:朕闻赵韩王(赵普)曾曰:治大国如烹小鲜!今苏轼以道入厨,假以时日,必为名臣!

        官家都出来背书了。

        谁还敢在这个事情上挑刺?

        至于什么君子远庖厨这样的士人禁忌,很快就在舆论上,被人洗白了。

        而且是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一起出手洗白的。

        汴京义报帮苏轼好理解。

        毕竟,张方平和苏轼兄弟的关系,天下皆知。

        那汴京新报也出手,就实在是耐人寻味了。

        特别是汴京新报上的解释——知登州苏公好厨,人以为君子远庖厨,孟子之教!苏公或有失士人之风也。

        然,孟子所以远庖厨,乃‘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生不忍食其肉’。

        苏公可曾杀鱼?苏公可曾宰猪?

        既不曾宰杀,自然不违圣人之教。

        这篇报道,章惇是记得很清楚的。

        所以,当时他还注意了一下苏轼在登州的所作所为。

        于是,知晓了苏轼烧肉、煮鱼都爱放糖的细节。

        如今,想着蔗糖,他就难免想起了这些往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443章 决战(1) (5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