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不知者不罪。”宁安笑起来,摆了摆手。
自从来到晋州,他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晋城。
但是,他的封土晋州其实面积不小,相当现今一个地级市。
只是剿灭豪强之后,执掌晋州便需要处理许多琐碎的事务,无法脱身巡视整个封土范围。
他就只能来近一点的地方转悠转悠了。
“都说宰相肚子里能撑船,殿下是皇子,比宰相大,这肚子里撑的船果然比宰相的还大。”老妪见宁安神态随和,最后一丝担忧也没有了,仿佛打开了话匣子。
接着,她又说了些晋州的过往,把豪强骂了一遍,还谈及府衙诸多惠及百姓的政令,言语间表示村子里的百姓俱都感恩戴德。
宁安静静听着,频频点头。
尽管他主要是来巡视春耕的,但民情的反馈对他来说也很重要。
毕竟晋州的位置特殊。
只有王府民心所向,晋州的百姓才能克服对金国的恐惧,留在这里安居乐业。
而为了安居乐业,他们才会跟从王府与金国的军队浴血奋战。
战场上杀敌是需要理由的,这就是师出有名和师出无名的区别。
仅仅是为了每个月几两银子的军饷,他不相信藩军中的晋州男儿会在战场上死战。
能坚定的他们意志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值得他们守护的家园。
这个家园正是他现在正在塑造的。
分田减赋只是第一步,是给百姓们基本的营生手段。
随着东海商行总部迁移过来,他会利用脑海里的现今知识,让这里建立起一座座工坊。
不但让这里实现技术的飞跃,也让这里实现商业的繁荣,从而把晋州打造成为大宁最富庶的地方,真正做到民富兵强。
老妪年纪大了,说了一会儿便有些疲倦,让自己的儿子扶着回去了。
宁安和许长卿送走老妪,便纵马来到村外的田埂上。
许长卿一路上默默不语,时不时望向宁安。
大宁尊卑观念极重,百姓见官要跪,官员习以为常。
而这位东海王与老妪闲谈之时,竟似忘记了自己尊贵的身份一般,也像个寻常百姓。
宁安没有注意到许长卿的表情。
他倒不是故作亲民,而是生活在人人可以平等交流的世界几十年,有时候自然而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