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大将军这么说,功劳就不全落在东海王身上了?”太子恍然。
他刚才正在气头上,六皇子一分析,他回过味来。
“没错,赵将军先是捧了下东海王,而不是贬损,这是为了麻痹父皇,下面那一句才是要害的地方。”六皇子道。
太子整理下衣袖,眼睛微微亮起来,他道,“嘿嘿,不亏是赵大将军,我们也帮衬帮衬。”
二人便故意高声谈论,将功劳归于赵宪。
三皇子嘴角含笑,显然乐见此事。
“好笑,好笑,青天白日的,也有人睁着眼睛说瞎话。”
就在这时,一道嘲讽的声音传来。
赵牧,太子等人脸色一变,循着声音看过去,发现竟是萧潜。
萧潜嘿嘿一笑,他昂然不惧,“刚刚赵宪明明是要支撑不住了,若不是东海王,他怕是要被西戎骑兵打的落花流水。”
“胡说八道!”赵牧涨红了脸。
太子和六皇子也纷纷出言,斥萧潜不懂装懂。
皇帝宁淳刚刚一直皱着眉头,这时眼中隐现笑意。
之前,他对这位嫡子厌恶透顶。
其就藩晋州之后,他也没想过这位嫡子会有所成就。
但如今大宁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北面金国,南面大陈同时发难,如今又添了一个西戎。
除此之外,利用当前紧迫的形势,门阀和勋贵各怀鬼胎,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
在这种情报下,皇家的力量进一步衰落。
对此,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然而,门阀和勋贵的力量树大根深。
起初,他想要扶持柳青以对抗二者。
可柳青及左武卫毁于通州之战,导致平衡彻底破碎。
再之后,北塞三关之战,他意识到了藩王的力量。
于是这才决定召见宁安,以及齐王,欲以藩王牵制门阀和勋贵,重构平衡。
所以,此番他无论是出于对自己皇位的巩固,还是私心,都有扶持两位藩王的想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