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出来的工坊俱都有杜如初掌管。
那片工坊区也正是更名兵仗司,杜如初担任兵仗司主事。
“殿下。”来到天机坊门口,门口八名身穿鳞甲的工坊护卫向宁安躬身行礼。
大宁的城池布局中,城内每个民坊周围有一圈三米高左右的围墙,将一个个工坊变为单独的生活区域,类似于现今的小区。
民坊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出口,由工坊护卫看守。
这是为了防止有陌生人混入工坊,打探工坊工艺。
“免礼。”宁安笑着说道,没有立刻进去,而是站在门口观察出入工坊的匠人。
这些匠人的腰间俱都挂着一块巴掌大小的木牌。
木牌上刻有匠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信息,背面还有雕刻匠雕刻的对应人像。
每次匠人出入工坊,护卫都会检查这些匠人佩戴的令牌。
这是宁安效仿现今的工牌嘱咐素水招募晋城的雕刻匠制造的。
护卫检查配合工牌让工坊的私密性更上一层楼。
心怀不轨的人很难进入工坊。
有时候,就是府衙的官员前来,也得通报素水。
待素水令人将临时工牌送去,这些官员才能进入工坊。
见工坊内匠人出入有序,宁安十分满意,与素水进了天机坊。
天机坊很大,是个长一里,宽一里的豆腐块形状民坊。
这和其他民坊样式是一样的。
在如此宽阔的区域内,能够容纳足够多的工坊。
事实上,也是如此,八家豪强在晋城的全部工坊也没有将天机坊占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