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心捐助,我们也表示欢迎!”
还真有两名商人偷偷表示愿意私下帮助义军采购物资,钱默也表示自己会按照市价采购,不会让商人们亏本的。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
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
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
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年)改称嘉兴。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
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州府级政权。
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年),因吴越王钱元瓘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
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
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
明宣德五年(1430年)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
其时,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渐繁荣,棉布丝绸行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纱”的谚语,桐乡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名闻遐迩。
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嘉兴为浙西大府”,“江东一都会也”。
可以说此时的嘉兴无论是粮食,还是纺织业都是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
而身为嘉兴知府的田福禄,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想着自己老爹昨晚纳妾,又有几万两银子的进项,这银子来的真是舒坦!
不过随着家丁的急报,田知府的美好遐想也随之中断了。
只见家丁田宏气喘吁吁的喊道:“大少爷,不好了,田家庄昨晚被贼人占据,老爷被他们割掉了一只耳朵,庄上的钱粮全被贼人给运走了!”
田福禄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田家庄戒备森严,家丁也是装备精良,就算是官军去攻打,恐怕也要废一番力气,怎么可能被贼寇攻占?
于是田宏又把贼寇如何冒充宾客混进田家庄的事给说了一遍。
田福禄听到后简直气的七窍冒烟,问到田宏:“你确定贼寇只有200余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