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神秘的田家庄 (1 / 5)

+A -A

        第58章神秘的田家庄

        至于火铳的工艺改进,钱默本人并不擅长。

        但他觉得可以找一些会打造鲁密铳的工匠,利用“火药颗粒化”技术来解决鲁密铳近距离威力小的弊端,这样鲁密铳射击距离远,稳定性高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另外火铳的制作流程必须改进。

        火铳的制造必须实行部件化,标准化和组装化。

        现在都是工匠自己或者带一个徒弟,一把火铳从头到尾自己打造。

        这样效率实在太低了。

        几乎要一个月才能造出一杆火铳,即使钱默发出了每杆2两银子的补贴之后。

        技术好的工匠也只能提升到20天打造出一杆合格的鸟铳。

        鸟铳的大致构造为,铳管,铳身,枪机,扳机。

        其中铳管的制作最为繁琐,对经验技术要求也最高。

        举个例子,你有100个工匠其中只有60人会制作铳管。按照现在的方式,只有60人在开工,因为其他人属于不会打造鸟铳。

        但如果分工,60人只制造铳管,15人只制造铳身,15人只制造枪机,10人只制扳机。就有100人可以参与打造鸟铳。

        这样相同的时间里就可以制造出更多的鸟铳配件,组合后可以的到更多的鸟铳。

        而且孰能生巧,每人只专著制作一个部件,更加有利于提升单个部件的制作速度和规格的统一化。

        明代的《天工开物》就有记载他的做法:凡锤鸟铳,先以铁挺一条大如箸者为冷骨,裹红铁锤成。先为三接,接口炽红,竭力撞合。合以后以四棱钢锥如箸大者,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

        所以铳管其实是分成3个部分,分开打造最后再焊接到一起的。

        即使在工匠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实行部件化打造,效率最少提升一倍以上。

        对于鸟铳的维护修理也更加方便。

        当然对于部件的质量检查和规格统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然两个部件因为规格不一样无法组合成一杆鸟铳就尴尬了。

        3天后第一批派去天目山的矿工们带回了第一批泥灰岩的样本,因为钱默给到的信息比较准确,可以肯定这批就是泥灰岩。

        在经过几次反复煅烧之后,大明版的“近代水泥”终于问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南明亦明 第58章 神秘的田家庄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