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花落谁家(下) (2 / 4)

+A -A

        徐文通的好友万宁说道:“老徐,3天时间我们根本就来不及筹集这么多的银两运往杭州。”

        “你别忘了现在明清双方正在徽州进行拉锯战,到处都是乱军,这时候我们运送大批银两出去,很可能就是血本无归。”

        徐文通说道:“当初我在扬州见到过这个玻璃做的眼镜,一副就要好几百两银子,这可是个一本万利的东西。”

        “你看这苏浙督府的天价招租,这租的可不光是铺子,分明是在招长期合作伙伴。”

        万宁回道:“这点门道我也看出来了,就是用金子打造铺子也花不了这些银子,看来你是铁了心要试一试了?”

        徐文通点头示意。

        其实万宁同很多徽商一样,对钱默并没有好感。因为去年发生在南京的那次“天下局”豪赌,不少徽商也都参与了。当然了几乎所有人押的都是洪承畴,可以说钱默赢的那500万两银子里有相当一部分是扬州徽商贡献出来的。

        吃过钱默一次亏的徽商们纷纷选择放弃这次豪赌,要不是徐文通死皮赖脸硬要万宁出钱,他是绝对不会给钱默投钱的。一想起去年在秦淮河输掉的5万两银子,他到现在还觉得心痛不已。

        不过他也明白,虽然此前杭州的商业地位比不上苏州和扬州,甚至都不如宁波有潜力,但是如果本次徽商不参与到这次“天价租铺”中去,将会把机会拱手让给浙商。

        仅仅是这种招租的方式就说明苏浙督府是十分了解商业规则的,不然绝对想不出这样的方式来招租。

        他们两家是世交,对于对方的底细也是一清二楚。

        万宁知道徐家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在徽商中也算小有名气,几十万两银子是可以拿出来的,但是和大多数徽商一样,徐文通的银子基本都在扬州、南京、苏州等地,此时他手里只有5万两现银。

        如果这次自己不帮徐文通的话,他根本就不可能凑出这么大一笔银子。

        于是说道:“我再出面担保帮你借一些吧,应该可以给你凑出35万两。”

        好在徽商还是比较团结的,虽然很多人觉得徐文通这次去杭州非常冒险,并不看好他,但是出于徽商间相互帮助的惯例还是借了一些银子给他。毕竟即使血本无归亏得也是徐文通,休宁徐家还是有偿还能力的。

        出于无奈,他只有遣人将这40万两银子运往杭州。谁知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原本从休宁出发,沿着新安江一路顺江而下,可以直接经过富春江抵达杭州。不料此时明军正在攻打严州,新安江的水路根本就不通。

        于是徐文通等人只能被迫走陆路,艰难的翻越天目山,一路从过千秋岭从临安赶往杭州。虽然历经两天半的长途跋涉终于及时赶到了杭州,但此时第六间铺面已经被佛朗哥捷足先登了。

        万般无奈徐文通和万宁只能找到杭州城中的徽商帮忙借贷,如果是在扬州或者南京,以徽商的能量短时间要凑出百万两白银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过杭州并不是微商的主要市场,当地的徽州商人听说徐文通和万宁要拿铺子也是鼎力支持,毕竟身在杭州的他们更清楚这个铺位的意义。

        但是他们动用了所有关系筹措也只能凑出20万两。

        万宁沮丧的说道:“现在我们也只有60万两,还差168000两,只剩下不到一个时辰了,难道就这样前功尽弃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南明亦明 第114章 花落谁家(下)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