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太湖营建功 (3 / 4)

+A -A

        但谁也没想到这场“及时雨”居然越下越大,还不带停的。

        湖州知府马厉很快就变得忙碌不堪,湖城里的排水系统没过多久就超负荷了,所有的下水道已经排不出水了,打水沿着护城河开始倒灌进湖州城。

        整个城里都是积水,甚至许多年久失修的危房直接倒塌了。

        马厉只得将衙门腾出来,接纳一些无家可归的城中居民。当然官府也不能让他们白吃白喝,现在城里到处需要人手。

        不是粮仓的粮食需要转移到更高的地方,就是火药需要及时运出,又或者哪里的沟渠被堵塞了需要疏通。

        也幸亏这位马知府平时素有威望,城中的大户纷纷出钱出力,帮着收治难民,抗洪抢险。

        这次吴七的太湖营可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些人此前大多是太湖的渔民,水性极佳。

        太湖营的士兵冒着大雨出城,先筑起临时的堤坝,再将原先被清军填埋的护城河重新疏通,这才使得湖州城中河水倒灌情况有所好转。

        城外还是有不少低洼地的,有些地主修建了很高的堤坝防止洪水淹没自己的土地。马厉眼看这大水不退,干脆让太湖营的兄弟偷偷潜入那些堤坝附近,将那些堤坝偷偷破坏,造成洪水冲破堤坝的假象来进行泄洪,这才使得湖州城的水位有所下降。

        说实话所有人的心都是揪着的,幸亏湖州的城墙并没有偷工减料,不然叫洪水冲垮了地基造成城墙坍塌可就完蛋了。

        暂时解除了危机的湖州,此刻关心的重点也从抗洪抢险,变成了如何消灭清军。

        虽说湖州城外是一片泽国,但还是行不了大船的,太湖营的士兵纷纷架着小船和竹筏前往金盖山探查敌情。

        翁之衡也估计山上的清军多半会因为没有粮草而冒险突围,所以明军也做好了出击的准备。这种环境下火器肯定是无法使用了,其实弓箭也不好使。

        反而是弩箭以及鱼叉这些投掷类的武器更好使。

        弩机一直都是稀罕物,平时明军也不怎么使用,不过总算在武库里翻出了100把手弩。

        翁之衡也清楚,这一战不在于兵多,而在于水性好,擅长水战。

        于是决定由吴七来指挥这场战斗。

        吴七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太湖营在这样一个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本次湖州之战的主角。

        吴七在太湖营2500人的基础上,又从其他各营中挑选了500名水性极佳的士兵,组成了3000人的先锋营,准备全歼这股来犯的清军。

        金盖山下,清军已经完成了集结,准备撤离这里。

        目前的情况很不乐观,除了病死的700人,还有大批人员已经无法跟随大军行动,如今也只能将他们留在山上了。

        这些清军也不傻,知道大军这是要撤离了,留在这里可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即使已经虚弱不堪,他们仍然是咬着牙表示自己仍然可以跟随大军行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南明亦明 第160章 太湖营建功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