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安化公主 (1 / 4)

+A -A

        第173章安化公主

        土国宝的“耽罗大军”攻破了全州后,将忠于金自点的朝鲜战俘带回了济州岛。

        在大明的调停之下,朝鲜与耽罗签订了和平协议。朝鲜承认耽罗脱离朝鲜独立,耽罗就此撤军,将全罗道交还给朝鲜。

        由于之前金自点是坚定的降清派,李淏趁机清理了这些主张降清的大臣,并将他们的家产抄没,用于扩军。

        1637年,皇太极征服了朝鲜之后,逼迫朝鲜为其竖碑。此碑高5.7米,长3.95米,宽1.4米,上有螭首,下有龟趺,碑文由汉、满、蒙三种文字构成,记述与歌颂了皇太极平定朝鲜并加以怀柔的“恩德”。

        朝鲜一直将这块碑视作自己的奇耻大辱,李淏更是在汉江边上将这块“大清皇帝功德碑”砸碎,沉入汉江之中,以此宣告结束朝鲜同满清的藩属关系,重新投入大明的怀抱。

        为了防止满清征伐朝鲜,土国宝派黄大彪带领3000人,重新进驻了皮岛,明军利用皮岛开始骚扰辽东的金州、盖州、耀州、海州一带,明朝的骑兵甚至一度逼近了辽阳。

        此时清军正准备集中兵力二次南下,辽东虽然留了一些兵力,但多是老弱;明军利用水师优势不断骚扰辽东沿海,清军也是无可奈何。

        多尔衮只得从关内调了2000兵马加强沈阳的防御,至于征伐朝鲜,大清暂时是有心无力了。

        明军此举是为了保护朝鲜的安全,皮岛的一应开支自然是由朝鲜负责供应。

        很快钱默的商队开进了汉城,大明的丝绸,茶叶,甚至是文房四宝、书籍都迅速占领了朝鲜市场。不过朝鲜能出口的商品实在不多,只有人参,布匹,粮食和马匹。

        大明并不需要朝鲜的劣质布匹,而人参的流通性有限,主要是从朝鲜市场上搜刮粮食。好在朝鲜百姓虽然穷,官吏还是有钱的,不过朝鲜市场能够消化的商品也是在有限,难怪荷兰人都不把它放在心上。

        反正现在钱默啥都缺,朝鲜出人就行,大量朝鲜劳工和工匠被派遣到了浙江参与采矿和建设。作用交换,督府用一些缴获的满清兵器支持李淏练兵,明军更是派出了20名教官,帮助训练朝鲜新军。

        这些东西明军自然是看不上,不过李淏可是如获至宝,尤其是那些鸟铳被朝鲜人视为神器。

        安东金氏不愧是朝鲜的大族,干倒了这帮降清的大臣后李淏手里也算是钱粮颇丰。在得知浙北遭遇了暴雨后,李淏也主动奉上了白银5万两,粮食20万石赈灾,以感谢越国公助其登上大位。

        而顾炎武等人从肇庆拜别了永历帝后,便一路直接来到了澳门。自从佛朗哥拿到了玻璃的海外代理权后就成为了澳门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西班牙人同荷兰人纷纷找上他,想从他这里采购玻璃。他只是将玻璃从杭州运到了澳门,价格就涨了3倍之多。

        虽然比不上运回欧洲的20多倍利润,但毕竟距离近了很多,时间就是金钱。而且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已经接纳他成为东印度公司的合作伙伴,他的商船队无论在东亚还是东南亚都不会遭到荷兰人的打劫。

        此番见到顾炎武等人,佛朗哥更是热情的招待了他们。

        佛朗哥说道:“越国公真是太了不起了,你们知道吗?如今杭州已经是整个东亚的贸易中心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南明亦明 第173章 安化公主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