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一切为了银子 (1 / 5)

+A -A

        第203章一切为了银子

        明清双方在武昌城下剑拔弩张,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南京城外的码头则是万人空巷,一艘巨大的战舰停靠在码头边。

        数层楼高的船身,以及巨大的风帆,使它成为了一座巨大的水上移动堡垒。

        这也是海宁造船厂建造的第一艘风帆战列舰,虽然其满载排水量为1280吨,不足英格兰“海上君王号”的八成,但是其装备了108门12磅加农炮,其火力完全不输对手。

        钱默用后世的眼光重新改进了船身和布局,使得这艘战列舰的航速更快。

        这艘战列舰可以说是整个东亚最强大的存在,即使是荷兰人在巴达维亚的旗舰,也不是它的对手。

        除了这艘“建文号”风帆战列舰外,还有6艘排水量600吨,装备42门12磅加农炮的轻型巡洋舰也已经下水,这7艘战舰大大提升了大明水师的实力。

        大明水师提督曾家辉兴奋地说道:“如今我海宁造船厂拥有12个大型船坞,其中4个超大的船坞可以建造1000吨以上的风帆战列舰,其中建文号的姊妹舰永乐号再有1个多月也可以下水了。”

        “另有2艘加强版的风帆战列舰,设计排水量高达1800吨,将装备最新的15磅滑膛炮,其火力将大大超越英格兰的海上君王号。只是其建造周期过长,最快也要6个月后才能下水。”

        钱默满意地点了点头,军舰的建造周期很长,虽然督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建文号还是花了将近10个月的时间才下水,后面2艘战列舰的建造周期更是需要1年以上。

        这还是钱默花了高价招聘大量欧洲造船工匠的结果,如果以大明自己的工匠水平,建造周期至少还要延长一半。

        一旁的钱不二则是为难地说道:“这军舰好是好,造价实在是太贵了,建文号光火炮就要上百门,连船带炮外加工匠的饷银,足足要30万两白银。”

        宋应星也说道:“海军对于火炮的需求实在是太大了,目前我们造出来的火炮9成全部用来装备海军了,陆军新招募了不少部队,但并没有添置多少火炮。”

        然后他又拿出了一杆全新的后装式步枪说道:“小倪已经根据王爷的建议制造出了这种后装式步枪,并且配备了米尼弹。”

        钱默接过这杆枪,然后熟练的将一发子弹从后面推入枪膛,朝着远处放了一枪。

        很明显这杆枪的有效射程超过了180步。当然后装枪最可怕的地方是大大提高了发射的效率,米尼弹已经接近现代子弹了,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球形铅弹,其杀伤也将大大地提升。

        这种后装膛线枪的出现,基本宣告骑兵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曾格林沁率领的3万蒙古铁骑,于通州八里桥面对8000英法联军,在己方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仅仅毙伤对方数十人。

        对于英法的阵亡人数后世仍有争议,一说是5人,一说是12人,但无论是阵亡个位数还是十位数,这些伤亡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钱默直接将这款枪命名为“永历1649”。

        不过这种枪的制造工艺到并没有比原来的膛线枪复杂太多,因为最耗费时间的还是带膛线的枪管,这个工艺基本是一样的,只是对枪的结构进行了较大的变动。

        另外米尼弹的成本也比原来的铅弹贵了许多。

        钱不二哭丧着脸说道:“这‘永历1649’想要全面量产,至少需要拨银100万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南明亦明 第203章 一切为了银子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