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尘埃落定(完结) (1 / 5)

+A -A

        第205章尘埃落定(完结)

        很快另一个问题摆在了永历朝廷面前,那就是广陵郡王钱默已经控制了山东、河南、湖北、南直隶、浙江这大片土地,如果算上尤其实际控制的江西,可以说人口财富已经半于天下了。

        换句话说,功高震主已经非常明显了。

        此时瞿式耜认为是时候该遏制下钱默的势头了,于是说道:“广陵郡王麾下将士连日征战,甚为辛苦,臣建议陛下可以允许其休整,不必急于渡过黄河。”

        瞿式耜这话一出,在朝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功高震主”那是皇帝考虑的事情,你一个内阁次辅,居然把这话挑明了说,这显然是要引起纷争。

        此时众人纷纷向目光转向了钱谦益,大家都知道他是钱默的代言人,又是内阁首辅,这时候他是必须要表态的。

        钱谦益看着这个自己昔日的弟子,无奈的摇了摇头,都已经贵为次辅了还是这么沉不住气;瞿式耜这是在逼自己选边站,如果自己选择支持钱默则会失去陛下的信任,反之亦然!

        可惜瞿式耜始终看不透钱默的心思,还经常无意中给钱默搞助攻。钱谦益说道:“瞿阁老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只是这种指令不适合陛下直接下明旨,不妨让兵部发出指令,这样事情也能有个转圜的余地!”

        钱谦益的表态令永历十分满意,看来钱谦益还是把朝廷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也不忘自己对他一番栽培。

        于是说道:“就按钱阁老的意思办吧!”

        钱默原本也没有准备这么快渡过黄河,他还担心永历催促自己出兵,瞿式耜这么一搞,他正好有个光明正大的借口。

        毕竟将士们都是渴望立功的,现在朝廷这样一弄,引起了不少将士的不满,认为朝廷在刻意打压他们,有意将收复京师的大功让给吴三桂。

        只可惜瞿式耜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随着博洛的2万镶黄旗抵达后,清军的实力暴涨。虽说他们的山寨版鲁密铳比吴三桂的性能稍差一些,但是数量要多出不少。

        双方在宣府城下大战了一场,结果姜襄和吴三桂的联军大败,损失了3万多人。不过清军也折损了将近1万人,同样无力反推大同,很快双方就进入了相持阶段。

        但是不甘心失败的瞿式耜,又以兵部尚书的身份调四川李国英、福建李元胤、湖南堵胤锡、忠贞营李过、江西钱宁、贵州李定国再汇同陕甘的吴三桂和山西的姜襄,重新集结了20万大军再度进攻宣府。

        明军人马虽众,但是指挥并不统一,清军则是集中了镶黄旗和正白旗的主力3万人在宣府同明军决一死战。

        吴三桂和姜襄也是很纳闷,原先这攻占京师的功劳他们两人分还能接受,瞿式耜一下子搞来了这么多人,这点功劳哪够分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谁都懂,这么多部人马谁都不愿意出全力。开头几天明军仗着人多,还算士气高昂,可一连几天进攻受挫,谁都不愿意出力了。

        而清军则不同,这是他们的“灭国之战”,要是输了定是亡国灭族。

        所谓哀兵必胜,清军爆发出了强大的战力,明军虽然有20万,但却拿宣府城没有任何办法。

        另一方面钱宁、李国英本就听命于钱默;李元胤、李过同钱默私交甚好;即使是堵胤锡和李定国也和钱默的关系不错。这次明摆着是瞿式耜想打钱默的脸,虽然钱默没有和几人明说,但这些人也明白他们是瞿式耜拉来帮场子的,真的打下了京师大功劳轮不到他们。要是打顺风仗也就算了,打这种逆风仗,他们又何必拼命给他人做垫脚石?

        战事从永历三年的10月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年6月,整整8个多月,明军却一直没有取得突破,反倒是折损了五万人马。

        迟迟拿不下京师,让永历大为恼火。

        只见永历将一堆奏折丢到了瞿式耜的面前,怒吼道:“瞿阁老,你自己瞧瞧,这些全是弹劾你误国误军以及请求广陵郡王出兵的奏章,你说这件事该怎么收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南明亦明 第205章 尘埃落定(完结)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