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当然没有忘。”
“新圣,三纲五常,规范了忠孝人伦,君臣长幼,使天下有法可依,有矩可循。”
“如此一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如无规矩,怎能成方圆?”
“如无法规,怎可治国?”
“如无仁义礼智信,怎可规范人伦邻里?”
孔圣化身口吐金言,言出法随,说得言正词严。
旁人就算是有心反驳,也苦于无理无据。
“孔圣,我不否认五纲五常的用处。所谓的三纲五常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天下安定。”
“对否?”
“对。”
“然而,身为圣人,凭心而论,你自己不明白这些仁义道德的坏处吗?”陈牧此话一出,孔圣沉默不接。
陈牧本以为,孔圣会反驳呢,毕竟反驳的歪理随口便可以找得到。
这就证明了孔圣自己也知道这些规则的坏处。
“孔圣,咱就先说【君为臣纲】吧,按照这一条:自古君有命而臣不得不受,君要臣死而臣不得不死。”
“自古以来,利用这一条,君王杀死了多少忠臣?”
“正是有这一条,君王可凭一己之好恶,一言不合便可光明正大地杀人。”
“君若贤明那还好,君若昏庸那么忠君便是愚忠,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纯粹就是助纣为虐!”
陈牧的道理讲出来,令人闻之叹为观止,大快人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