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李衡继续前行离开了这条小路。
身后方圆近数十米内只留下再找不到一棵完好的草,以及一根断了数截的树枝……
他继续走下去沿路走过小桥,踏过土坡,穿过竹林,看到了一头耕牛被拴在林边的木桩上。
这年头机械化已经比较普及了,再不济也有拖拉机、旋耕机,现在还用牛的真不多了。
“嗯?这头牛……”
走近了之后李衡的眼睛微微睁大,目光落在它的脖子上,那里有一撮毛缺失了,留着一道白色粗糙的疤痕。
“居然是你呀”
李衡露出一丝微笑走到这头趴着的牛跟前蹲了下来,老牛似乎也感觉到了有人靠近,慵懒得抬了下头。
“哞——哞——”
声音苍老又有些衰弱。
李衡忽然百感交集,伸手在它头上摩挲着,又伸手在那块脱毛的白疤上抚摸了一下。
打火把,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每当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大人就会带着小孩出来用稻草、秫秸和木棍绑成把子点燃,然后在夜晚的旷野中摇来摇去翻着火花把戏。
据说这是从元末时期效仿红巾军起义举火为号流传下来的民俗,深得青少年喜爱。
少年时的李衡也是个创意小天才,他决定在八月十五那天晚上给同村伙计们整个大活。
年少的李衡有一项绝大多数小朋友都不再具备的技能——骑牛!
早已不需要放牛娃的时代,这项技能已经逐渐无用化,唯独李衡曾经出于好奇和好玩学会了这项技能。
刚好他家里不久前买了头年轻的壮牛,是李衡他爸专门为了耕种那几亩山腰上拖拉机对付不了的水梯田。
所以他想出来的狠活就是——骑牛打火把!
到时候在那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的旷野中,当他在一众小伙伴拿着火把在地上耍耍的时候从容不迫得骑着牛出场,然后再举起他精心打造的三层棉布火把燃起熊熊圣火时,他就是整个庄上最靓的仔。
于是他趁着老爸出门的时候偷偷牵出了家里的牛,在中秋晚上带着自己的火把走向了自己的狠活之路。
而在那天晚上他也的确博得了全部小伙伴的目光,并且留下经久不灭的大名,但是过程却不是他预想中的那样
他的火把挥舞过程中溅出的火星烫到了牛眼,然后他胯下的牛一急便乱动乱跑,李衡无法保持平衡手中的火把更是脱手直接把牛脖子的毛烧焦了,这下牛更吃痛抓狂直接将他摔下了牛背。
失控的老牛也让那年的打火把盛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欢声笑语”和“欢闹热烈”结束了。
事后他也前所未有的感受到了极其“热烈”的父爱,让他足足快一星期屁股不敢落板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