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自堕火坑 (3 / 7)

+A -A

        一路来到魏家厅堂。

        也是十分简陋,但很干净整洁。

        裴氏还特意把魏叔玉见来见礼,还取来一坛魏公酒招待。

        “武二郎真愿意借我二百万钱?”魏征主动给怀玉开坛倒酒,自己倒忍不住先吸溜几下酒香,这可是他最好的几坛珍藏了,妻子倒是大方。

        怀玉接过酒杯,抿上一口,让酒液在舌尖打转,见识一下这名满长安的魏公酒。

        黄金一斗不如魏公一口,连斗酒学士王绩都如此夸赞。

        细细品味一番,发现魏征家酿确实不错,比起长安市面上常见的酒档次确实要高些,起码这酒澄清透明。

        唐人酿酒,一般就是米酒。

        然后还有配制酒,就是加香料加药材,在各种年节时喝,诸如端午的艾酒、雄黄酒,九月九的茱萸酒。

        还有就是果酒和松醪酒,用各种水果酿酒,还用松脂松花松针酿酒,唐人认为松树长青是好东西,就有了独特的松醪酒。

        一般喝的多的还是米酒,有用糯米酿造的也有用麦子、用糜子、谷子等酿造的。

        这些米酒一般又分为清酒和浊酒,清酒也叫白酒。

        浊酒里又还有绿色的、白浊的两种,灯红酒绿,说的正是此,白居易有首诗写的好,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嘛。

        绿酒算是中档次的,更低的是浊酒。

        魏征家的酒既不浊也不绿,很清。

        裴氏跟着魏征也学了手酿酒好技术,据说魏氏家酿之法,源自魏征那位当过刺史的祖父,他好酒,收集了不少酿酒之法,加以改良,就有了魏氏家酿秘法。

        “这酒劲挺大。”怀玉道。

        “二郎看来也是会饮的。”魏征挺自豪,倒也简单的透露了一点魏氏酒的特别之处。他们家的酒酿好后,经过数次过滤,过滤后再用小火慢烧。

        烧酒之法,也并不稀奇,很多地方酿酒都有这种烧烤之法,这种酒也称为烧酒,多在春季烧酒,也称烧春,比如剑南一带最有名的剑南烧春。

        小火慢烧,既能杀菌,还不变味,可以更长久的保持味道,烧酒浓烈、醉美、芳香。而一般米酒却很容易变质、发酸,甚至长酒虫酒蚁。

        烧酒还能提高酒的度数,使酒更清澄透明,又浓烈。

        不过这酒明显还是米酒,并不是蒸馏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96章 自堕火坑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