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不成文的规矩,要立家庙,必须和本品和职官都到五品以上,且起码得有侯爵以上封爵,才能立家庙。
魏征和王珪两人,虽都是正四品了,但一个是县男一个是县子,爵位不够。
高官申请立庙通过后,礼部还要照例给官员祔迁父祖追赠官爵,对朝廷来说,这种追赠之官爵,惠而不费,既能激励奖赏官员,朝廷却又没半点付出。
武怀玉如今是上大将军、朝散大夫、太子洗马、崇文馆馆主兼崇文馆学士、使持节盐州诸军事、盐州刺史,加游击将军号、寿阳县侯。
方方面面那是都够立家庙了。
怀玉兄长武怀义虽也有五品职,却还没有封侯,却是还没得到礼部批准的立庙资格。
如此一来,倒是有个问题。
武怀玉本是嫡次子,结果他先获得立家庙资格,那么以后家庙祭祀父祖,就由怀玉主持领祭,身为宗子的怀义,反倒只能陪祭。
谁先立庙,谁就拥有主祭资格,而在以前,这主祭资格是只有宗子,也就是嫡长子才有的资格。
按宗法制,嫡长子才有祭祀权,小支是没有祭祀权的,这就使的大唐的家庙制和传统宗法制,有矛盾的地方。
但大唐讲究的就是尚品官制度,按官爵说话。
就连家庙建立后,后世子孙能否做官也是家庙存续关键,只有后世子孙官至五品,才能去世后将神主祔庙。
而家庙祭祀,也同样需要五品以上才有资格,要是官不到五品,祖上建了家庙,子孙都没资格祭祀,要是一直出不了五品,那家庙祭祀就会断绝。
而家庙建立是贵族标志,祭祀家庙,也是位列贵族的体现,要是家庙都不能祭祀,这个家族也自然就从贵族体制中退出了。
比如说魏征当上三品后修了家庙,后来子孙几代也都官爵不低,甚至有当宰相的,但嫡系在安史之乱后也没落了,祭祀废绝,其支系的魏謩在唐宣宗时代做了宰相,重修魏征家庙,但他祭祀四世的行为就有违礼物,被官员弹劾。
不过后来皇帝对他支持,于是支系成为嫡系,夺嫡成功。
皇帝现在让武怀玉立家庙,祭祀三庙。
一二品立四庙,三品立三庙,五品两庙。
武怀玉现在可以立三庙,就是家庙里供奉祭祀三位祖先,第一位便是始祖,也称为不祧之祖,其它两位,自然是最近的两位,父亲武士恪还在,那便是已故祖父武真和曾祖武何入家庙。
将来武士恪去世,就祔私庙,而把曾祖武何请到偏房供奉,家庙里主位供奉的就三人,除非怀玉将来升到一二品,可以再多祭祀一位。
只有始祖是可以万世不祧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