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想到,盐州在武怀玉的手里,居然变成了大宝贝。
五万顷地入公啊,哪怕再靠天下雨的旱地为主,那也毕竟是能出粮食的。
本以为梁师都来了个坚壁清野,把人都强迁走了,武怀玉去了会很难过,谁能想到,这小子还有这样的破局方式。
“卖出一万顷地,那些买地的贵族大户,就要雇人或买奴耕种经营,这样一来盐州不空,边疆不虚也。”
至于说地都被贵族豪强占了,李世民现在倒不在意这些,毕竟盐州终究塞上边地,现在大乱之后,也没有那么多人充实。
盐州不是关中,不是长安,首先考虑的不是防止兼并问题,而是得开发耕种的问题,荒着就什么也不是,种起来了,那就是粮,就是控制盐州的根基。
武怀玉是很聪明的,也是懂事的。
他给皇帝的密奏里,可是特别的加了一条,他在盐州为皇帝弄了十个皇庄,各千亩田地,皆在长城以内,总计万亩。
这是给皇帝的好处,公是公私是私。
官田跟皇庄还是有区别的。
皇帝也是需要内帑私房钱的,毕竟内帑私钱用起来不需要经民部、国库,没那么多眼睛盯着管着。
甚至四大盐池,也已经给皇帝预留好了位置,就等皇帝派人过去了。
有这么聪明伶俐会办事的臣子,哪个皇帝不喜欢呢。
不论公私,都办的这么体贴。
“朕是真没想到,盐州不仅军事上位置重要,还能是个金疙瘩。”
马周也为小舅子感动高兴,事办的这么好,让圣人这么高兴,前途无量啊。
稍后,李世民叫来张阿难,让他安排几个可靠的内侍宦官,挑一批皇家奴隶前往盐州,经营那百顷皇庄,还有参与乌白盐池的制盐,还有盐州贸易之事。
当然,这些内侍们前去,也不仅仅是为皇帝赚私房钱的,也还负有监视盐州文武官兵和士庶豪强商贾的任务,他们是皇帝的另一副耳目。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么,魏征可是老这样劝谏皇帝,李世民深信不疑,六扇门是天子耳目,但天子不能只有六扇门这一副耳目。
武怀玉虽是皇帝宠臣心腹,但也不能尽信。
皇帝一高兴,武怀玉官阶又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