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成巡边,带兵到吴儿堡转了一圈,尤其是把武怀玉的那三百幽州突骑重装骑兵拉去亮了一下相后,杨家更加识时务了。
不仅把户籍田册等主动上交,更是交了一大笔钱粮,接着又还捐献等。
武怀玉让人取来纸笔。
然后当着一众豪强的面,挥墨泼毫,写下四个大字,“高义泽人!”
杨继仁接过武怀玉这四字,高兴的满面通红。
翼国公的书法虽好,但更珍贵的还是这四个字换到的武都督的接纳。
除了授杨继仁高义泽人四字,武怀玉还又正式授杨继仁吴儿堡镇将之职,把杨氏私人武装,整编为朝廷镇戍边军。杨继仁的父亲,杨老爷子,武怀玉也特授他胜州司马之职。
杨继仁千恩万谢。
武怀玉又点名折德忠,给他写了义风继美四字赐予。
折德忠也是胜州豪强,在吴儿堡北面,就在黄河边上,大约后世府谷一带,也是有名的地方豪强。
之前梁师都也特置府州,授折德忠父府州刺史职,授他镇将之职。
折家这次也很识时务,捐献粮食千石,又带着置义仓等等。
武怀玉扔授他府谷镇将之职,还授他父亲胜州长史。
在吴儿堡杨家、府谷折家这两豪强带头下,朔方的一众豪强,包括那些山胡、党项羌等,如今都对夏州都督府服服贴贴。
各家也都出钱出粮。
虽然这里面有武怀玉、刘兰成、苏烈、梁洛仁等几轮武装巡视带来的威慑力,更有刘兰成、苏烈他们对那些不识时务者的雷霆围剿。
高义泽人、义风继美、功比郑渠、齿德并茂、恩荣······
一张张字写就,送出。
得到字的豪强们个个欣喜,终于松了口气了。
虽然这是几百上千石粮换来的,但有了这字,也意味着他们终于得到朝廷接纳,仍能继续以前的地位。
一些大的豪强也得到了一些长史、参军、镇将、校尉等官职,一些小点的豪强也得到了如参军事、县尉、书佐等官职。
对武怀玉来说,朔方新收复四州,这些豪强肯定要打压一批,但又不能完全对立,还是得拉拢一批的。
拉拢大多数,打压少数嘛。
这次召他们来,除了表彰他们义举,给他们赐牌匾,其实也还是要拉他们过来好好谈一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