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派来书吏衙役等管理,也从灾民里指派了一些年长有威望或是年富力强者协助管理,还组建了一些灾民的乡丁,负责巡逻守夜维持治安。
这些严密组织管理后,情况没那么乱,灾民们每天去各个工地上干活,工地上有饭吃,还能赚点粮食回家,这临时营地治安也不错,就算老弱也有人看管。
甚至雍州衙门还组织安排了薪炭过来平价售卖,保证大家在寒冷的冬天能够取暖过冬。
临时营地里其实也挺苦,帐篷木棚很简陋,四处漏风,食物也有限,甚至免不了缺医少药,
但绝大多数灾民起码还能有份工,能有份食物果腹,冻死病死饿死的灾民,其实很少。
营地里卖儿卖女,甚至典妻、做娼这种惨事也比以往大灾之年时好的多,这些都是因为雍州衙门和朝廷的组织安排。
当然,民部现在也已经开始试发行债券,先让长安的王公贵族官员士人富商们开始认购,说是自愿,但肯定也带有点任务额度的。
利息不算高。
武怀玉很痛快的买了一千贯。
这俩券的利息,对有能力自己放贷的贵族豪强来说,其实是划不来的,他们放出去钱粮利息更高。但这毕竟是朝廷发行的,他们肯定得给皇帝面子,多少都要买一些。
官爵越高,认买的肯定越多。
不过对于普通商贩小民来说,这新颖的债券,上面的利息还是挺吸引人的。他们手里的那点闲散的钱,没有贵族豪强那样的放贷渠道,也很难保证放出去能收回来,与其放在手上闲置,倒不如买点债券,到时还有不错的利息。
唯一让大家有些犹豫的,还是信用问题,朝廷到时能不能兑换,能不能给本金,能不能真给这么多利息?
永兴坊的百姓走在长安百姓的前头,很多人都跟着武家购买债券,武怀玉买了一千贯,许多百姓你买个一千钱,他买个三五千,也有只买三五百的,反正这次民部发行的债券采纳了武怀玉的建议,都是有额度的甚至不记名的,上面标有面额和期限、利率,到期凭票兑换即可。
民部发债,筹集了不少资金,然后马上用这钱,再向长安的贵族豪强商贾大户们要求采购粮食、布匹、被子、薪炭这些救灾物资,特别是粮食,大多是掌握在那些贵族手里的。
朝廷要求平价采购,特事特办,大家也不敢阴奉阳违,反正武怀玉也是再次带头向朝廷卖粮,毕竟武家在京畿也有不少田庄,手里粮食还是不少的,民部的采购价,比市面上的价格还加了点,也不亏。
朝廷发债借钱,再拿这钱买物资。
雍州等衙门,再借这些物资,以工代赈,开展一些工程,修宫殿修城墙清护城河修路等等,反正这些也都是民生工程,现在雇佣灾民做工。
最后借用的这些物资,做好账目,仍找朝廷冲抵开支,基本上也能实现一个小内循环了。
比起单纯的放粮赈济,无疑现在的这种模式要好的多,大家有活干,能吃到更多的粮,甚至还能赚到不少粮,居住环境等也要好的多。
当然,大家都忙着干活,也不容易聚集一起生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