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看着他贵为国舅很是风光,其实心里也很着急。
他兄弟五个,死了两个,流放了一个到岭南,现在就剩下兄弟俩在长安,他还给罢相免职,再没消息。
一个人要支撑一个门阀,着实压力巨大。
“二郎能不能在皇上面前,替我美言几句,让我出来做点事,随便干点什么都行,当个侍郎都可以。”
长孙无忌也没把怀玉当外人,两人现在既是儿女亲家,又还是同纳丘氏妾的连襟。
武怀玉想想,好像长孙无忌历史上被雪藏了近十年,是长孙皇后病逝之后,他才再重返朝堂,而在这十年里,从尚书右仆射位置上退下来的他,也仅是挂着开府仪同三司这从一品散阶,后来又加了个三公之一的司空,始终没有正式官职。
也没外放,
确实挺熬人的。
要是一般人,估计都熬废了。
可历史上的长孙无忌雪藏、煎熬十年后,再返朝堂,反而更加老辣,这也为他后来在李治朝辅政当权十年打下基础。
现在长孙无忌才熬了一年,就熬不住向怀玉开口,看来确实挺难熬的。
“长孙公来判度支如何?”怀玉笑问。
长孙无忌愣了下,他说自己宁愿做个侍郎也想出来做事,可真让他做侍郎,他肯定是不愿意的,堂堂右仆射退下来,再怎么的,也应当是加个参议朝政衔的要职吧。
最理想的当然是拜中书令或侍中,哪怕前面加个检校二字也行,实在不行,那某部尚书或某监参议朝政总行。
判度支这是之前特为武怀玉新设使职,以民部侍郎判度支。
“长孙公可以不兼民部侍郎,而是以开府仪同三司专判度支,到时或可再奏请陛下加参议朝政衔,专掌度支财政,担任计相。”
计相二字,长孙无忌就挺喜欢的。
“度支这块,陛下还是很依赖二郎的,我怎好夺你之职。”
“长孙公,我这身兼数职,实在忙不过来啊,”
一番话后,长孙无忌变的高兴不少,虽然这也仅是武怀玉的一个提议,但起码武怀玉很给面子,而且他觉得只要武怀玉主动让位,再推荐他,皇帝也没理由拒绝啊。
“实在不行,我就出镇地方吧,也好好干几年实事。”长孙无忌道。
武怀玉是不信他这言不由衷的话,长孙无忌这人吧,相处了这么久也能发现他的一些性格特点,虽然比较有能力,但性格偏狭,报复心很强,而且挺有权力欲望。
“听说二郎今年京畿的庄子要养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