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背主求荣攀新枝 (2 / 3)

+A -A

        怀玉看着这张单子。

        康婆是懂什么叫官商的,也知道什么叫送礼。

        这礼送的,足够让人心动。

        价值近五千贯。

        特别是那京畿的千亩地、八座水碾更是能得的稀缺资源,有钱都难买到的好东西。

        说送就送。

        这叩门砖,选的好。

        “康阿郎这是何意?”怀玉笑着把礼单推回去。

        这要是侯君集、张亮、尉迟恭这些人,只怕是毫不犹豫就收下了。

        “先说说康阿郎找我何事吧。”

        “小的听说翼国公国司,还缺个大农,小的不自量力想要自荐。”

        亲王的国司,有一个国令两个大农,而国公只有一个大农。

        武怀玉之前那位大农,表现的挺不错,擅于经济理财,做了一年,怀玉将他举荐为官,成为关中道支度司的一个八品主事。

        级别不高,但成了朝廷正式命官,跟国公的属官还是不同的。

        武怀玉这方面还是做的好好的,那些被他征辟的属官,不论国官还是府官,只要表现出色,他不会说故意一直留着使用,而是会想办法举荐他们为官任职,给他们一个前程。

        他不介意有些幕僚把武家当成进阶石,他更认为这属于相互成就,互惠互利的好事,所以从武家出去的那些人,都对武怀玉挺感激的。

        不过唯一的坏处,就是武家的幕班人事变动大,人员进进出出,经常要招人。

        康婆给裴寂当了十年大农,通判魏国国司,做的还是非常尽职的,在他的打理下,裴寂的财富增长飞速。

        武怀玉微笑,没马上答应。

        康婆没收回那张礼单,却又拿出了一本册子。

        这是他做为裴寂大农十年,为魏国公府通判国司,为裴寂管家理财,所掌握的裴寂家业的账本。

        上面只是记着一些简单的汇总数字,但数字很惊人。

        武怀玉如今的身家,自觉很有钱了,但跟裴寂一比,小巫见大巫,裴寂的地就非常多,李渊曾一次就赏他十万亩良田,之后又多有赏赐,而裴寂为相十年,裴家也是疯狂兼并田地,更有许多百姓逃籍投附,寄田名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45章 背主求荣攀新枝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