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武家现在研究出点棉纺的黑科技出来,武家搞点棉花种植、纺织,那岂不是大赚。
“二郎你不会就穿这身紫袍玉带去庄子夏收吧?”
陈润娘笑着道,“二郎虽贵为宰相了,但夏收开镰收麦,这第一镰刀还得你来割的,”
夏收是件很隆重的事情,必须重视。
不但得全家男少老少下地,男的割麦女的拾穗,还得准备好肉好菜招待好收麦的庄丁麦客。
必须得抢抓时间,万一耽误了好天气,雨水一落,到时麦子在地里或穗上发芽,可就全白瞎了。
武家的庄子平时以庄奴耕种为主,也会雇佣点长工,但到了抢收季节,人手是不够的,必须得再雇佣短工,尤其是雇佣那些成群结队扫荡关中的麦客们,他们都是专业的麦客,一把镰刀,从北到南,走到哪就干到哪,辛苦的干上一季,多少能赚点辛苦钱。
这些麦客们虽然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的来割麦,但如果哪家地主小气苛刻,那明年大家可能都不给他割,或者就没那么下死力。
“咱家各庄子上也都已经准备杀猪宰羊杀鸡杀鸭,咱们赶紧吧。”
武怀玉其实不太喜欢这种装样子,又不是小地主,得样样亲力亲为,武家十几万亩地,虽然大多是在边疆,京畿地也就几千亩。
可也是分成大小十几个庄子,各有庄头管事们打理的,哪用的着他们临时去装模做样。
但这些女人们却都很积极,甚至有点兴奋。
“走吧走吧,”
庄头们之前就汇报过,今夏的麦子长的不错,应当有个好收成。
武家的麦收其实倒没那么紧张,因为种了不少早玉米,和土豆、红薯、花生,夏收麦子也只有一半,不过麦收后,还得抓紧再种一茬玉米、大豆。
陈润娘给怀玉也准备了细白叠布的衣服,还把幞头换成了更大的遮阳草帽,一大家子坐上马车,奴仆婢女前呼后拥的,倒是浩浩荡荡,后面还跟着许多马车,载着各种物资。
这哪是去乡下收麦子,这就是去乡避暑度假去的。
武怀玉本想骑马,但樊玄符非拉着他一起坐车。
车厢倒是很大,不过这种两轮马车还是比较颠簸,反不如缓慢的牛车舒适,不过要是坐牛车去三原龙桥,都不知道要多久了。
武怀玉本来说是就去曲江,甚至就去南城新昌坊的麦地里走个过场就算了,可樊玄符她们非要去三原龙桥老家。
还说龙桥是武家发家之地,是根。
不过武怀玉觉得她们可能是惦记着那里新修的庄园,或许对于樊玄符来说,那个地方也许有些特别意义,而对陈润娘来说也是如此,毕竟她还曾跟怀玉睡过那里的破窑洞。
马车里很宽敞,但如果能换成四轮大马车,且还有减震就好了,中国古代一直都是习惯用两轮马车,遗憾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