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好地主 (4 / 5)

+A -A

        他们那边干旱一些,种麦子的少,主要还是种荞麦为主,收割季节不同,所以麦收的时候,就南下来关中甚至去河南、淮西等地做麦客收麦子,从西往东走一圈,辛苦忙碌小一月,多少能赚一些回去。

        自武怀玉他们灭了梁师道,让朔方回归大唐,又开边市,与突厥人关系安稳后,现在朔方的百姓也能安定下来了,比前几年好太多,大家都还感念怀玉。

        来到关中收麦,听说这是武怀玉家的庄子,都争相来给武家先收麦子。

        对这些朔方人的话,怀玉还是觉得很高兴的,这是一种认同感,一种成就。

        有个少年,看着才十一二岁,瘦瘦的,但嘴挺能说,甚至还直接先给怀玉磕了几个头,说他家就是托怀玉的福,在夏州分到了田地,如今跟随族人第一次来关中收麦,就能给武相公收麦,非常高兴。

        “你小子嘴甜,赏伱两水煮鸡蛋,一会揣身上,饿了吃。”

        “谢相公。”

        “头次做麦客,可能习惯,这些天睡的安稳么?”

        “我从小就开始帮忙收麦了,相公看我这手掌上,全是硬茧,别看我个子矮年岁小,我割麦不腰疼,不比他们慢的。”

        “说的好,再给你加个鸡腿!”

        “管家,给这小子拿顶新草帽,再给他条毛巾擦汗。”

        少年得了赏赐再次感谢,小小人去端着个比脸还大的面碗,也跟大家一样蹲到一边猛吃起来。

        怀玉一直观察着这少年,挺能吃,一大碗面条吃完,他还真又去要了一碗,然后还吃了两馍,再又添了小碗小米粥,这才拍着肚皮,满意的又去领了两馍两鸡蛋和那个鸡腿,拿布给全包着揣身上,拿起镰刀,戴上草帽,系上新汗巾,站在麦客队伍里。

        从夏州到长安,那么遥远,这少年跟着族人一路南下,全靠两条腿,路上也不会投店住宿进饭店什么的,真正的餐风露宿,饿了吃点干饼子,渴了讨点水,晚上随便哪个草垛住一晚,这是真受了很多苦的。

        但这小子却还能保持很乐观积极的态度,这是非常难得的。

        那些麦客有的年纪很大了,牙齿都没了,甚至还有女麦客,夫妇同行,都是为了生活而奔波。

        武家早餐很丰富,大家也都是风卷残云般很快吃完,没敢浪费时间,清早这段时间是最凉爽的,麦客虽是按天算钱,但要是割不出数来,也是有可能要被扣钱的。

        管家敲响铜锣,“出发,收麦了。”

        武怀玉也头戴草帽脖系汗巾,手提一把长柄镰刀出发了,樊玄符则带着家中腾妾、仆妇、奴婢们也跟在后面出发,她们女人大多是提着篮子,男人们收过麦后,她们在后面负责把麦穗拾干净。

        还有武家家丁套好了马车骡车,负责运送收割的麦子回来,还要晒场脱粒等,都得抢好天气。

        那边也有马车上装了清水、西瓜等,武怀玉还让提前备了一些自己配的凉茶煮好,又有些防中暑的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70章 好地主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