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泄露禁中语,贬 (2 / 6)

+A -A

        这是萧瑀贞观朝第三次被罢相。

        谁也没想到,王珪跟武怀玉打架,先倒下的却是萧瑀。

        这个萧老头甚至都愣在原地,许久不敢相信。

        皇帝给他留了几分体面,太子少师降为太子少傅,可起码仍是二品职事,虽只是个虚职。

        皇帝将那份报告甩到了一边。

        目光直射侍中王珪。

        “侍中王珪,泄露禁中语,且急躁、偏狭,泄禁中语罪当腰斩弃市,念王珪贵为宰相,于国家也有功劳,便免其死罪,贬为同州刺史、夺爵。”

        有如一道雷霆。

        刚萧瑀罢相,谁料到王珪也被罢相。

        罪名还是泄露禁中语,这可是皇帝厌恶臣子后最好用的一个罪名,比莫须有都好用。

        但泄露禁中语确实是死罪,对于臣子来说,皇帝的一言一行,包括宫禁中的所有东西,哪怕是宫里一颗树的信息,都不能对外透露,更别说国家军政大事了。

        像房玄龄杜如晦杨师道这些人以前就都非常谨慎,哪怕能够经常出入皇帝卧室,但哪怕是跟家人说话,他们都不会泄露半分相关禁中之事。

        王珪泄露禁中语倒没冤枉他,他确实曾经在家里的一次晚餐上,跟夫人杜氏和儿子王敬直说到宫中事,但当时也是说的南平公主的事,有次皇帝李世民跟王珪议事,正好南平公主前来,于是皇帝跟王珪说了几句三女儿的事,

        王珪在家呢,就说到这个未来儿媳,还说了几句皇帝对公主的评价。

        这本来不算啥,但真正要追究,也一样是大罪。

        王珪面如死灰,他也没料到皇帝偏拿这条来贬他,而且当时他说这话的时候,就自家几个人,连个奴仆都没在,可皇帝居然也知晓。

        当然,说他急躁、偏狭,其实也是说他这宰相没容人之量,器量狭小,这是很差的评价。

        这比皇帝说他诬告武怀玉,要治他罪,还难爱。

        萧瑀摘下进德冠,取下金鱼符,气愤的辞去,老萧真是心伤透了,这贞观才二年,他都已经三拜三罢宰相之职。

        这朝堂不能呆了,把人耍着玩么。

        特别过份的是还说他是打击报复武怀玉。

        老头走到殿门口,还被门槛绊了一跤,萧瑀站稳,看着门口的大殿柱,真想一头撞上去,死了算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83章 泄露禁中语,贬 (2 / 6)